案例速览 小民于2019年加入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软件开发工程师。入职时,公司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小民的月薪为8000元,该工资已包含加班费。工作一段时间后,小民发现公司经常要求加班,且加班时间较长。
小民认为,虽然合同约定工资包含加班费,但公司未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遂向公司提出异议。经过协商,公司仍坚持原合同约定,小民无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简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费。
那么用人单位约定工资包含加班费是否合法?用人单位约定了工资包含加班费后,是否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呢?
“1 法律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 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2 典型类案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二批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人社部函〔2021〕90 号) 案例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实行包薪制,是否需要依法支付加班费”
法院观点:包薪制是指在劳动合同中打包约定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工资和加班费的一种工资分配方式,在部分加班安排较多且时间相对固定的行业中比较普遍。虽然用人单位有依法制定内部薪酬分配制度的自主权,但内部薪酬分配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须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实践中,部分用人单位存在以实行包薪制规避或者减少承担支付加班费法定责任的情况。实行包薪制的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工资,同时按照国家关于加班费的有关法律规定足额支付加班费。
“3 结 论 从上述条款及典型案例可知,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加班费包含在工资内,即约定“包薪制”,但具体金额约定不得违反法律关于最低工资保障、加班费支付标准的规定。若公司未依法足额支付员工加班费,那么公司需要依法支付员工加班费差额。
“4 风险提示 实践中,部分用人单位存在以实行包薪制规避或者减少承担支付加班费法定责任的情况,隐含了一定的法律风险。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工资包含加班费时,但需特别注意两个要点:
第一,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不得违反劳动者最长工作时间相关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的通知》(劳部发(1995)187号)中明确:有条件的企业应尽可能实行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度。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应将贯彻《规定》和贯彻《劳动法》结合起来,保证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
第二,应明确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具体金额,折算后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以长沙市为例,长沙市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为2100元/月,即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不低于2100元/月。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那么从用人单位既要控制成本,又要合规的角度考虑,若用人单位在工作日要求劳动者加班,则成本最低,按照工作日每天最多加班三小时计算,那么加班费应不低于:(2100元/月÷21.75天÷8)×3×1.5×(36÷3)=651.72元/月,按“包薪制”约定工资,则合计工资应不低于2751.72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