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kenndey

台湾省的简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4 天前
  • 签到天数: 57 天

    [LV.5]上尉

    528

    主题

    254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320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技事业
    ·        综述
    台湾科技事业的总体水平较高,高科技产业占其GDP的三分之一以上,但产业整体发展不均衡。相关科技产业中,计算机信息产业比较发达,半导体、光电、手机等电子信息产业和精密机械、石化以及生物医药领先世界,形成了北台湾IC、中台湾精密机械、南台湾光电技术的高科技产业群。21世纪初期,台湾制定了4大高科技尖端产业发展规划,包括: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尤其半导体)、生物技术、航天技术。2016年提出了推动“智慧机械”“绿能科技”“生技医疗”“亚洲·硅谷”“国防”“新农业”及“循环经济”等“五加二”产业升级与创新规划。2020年5月,在原有“五加二”产业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资讯及数为产业”“资安卓越产业”“台湾精致健康产业”“国防及战略产业”“绿电及再生能源产业”和“民生及战备产业”等六大核心战略产业。2021年5月,正式确定为“六大核心战略产业推动方案”。2022年7月,为因应国际科技趋势及未来科技发展策略,台湾将“科技部”由纵向执行部会转型为横向协调整合,新组建成立“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转型后除承接科技部原有业务外,将连接上中下游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聚焦岛内策略布局,并发挥跨域、跨部会协调功能,集中科技发展事务权责,并妥善分配科技经费、优化使用效率,确保政策有效执行。随着5G和物联网时代来临,数字科技正大幅改变产业生态与民众生活,台湾于2022年8月,设立数位发展部,将整合电信、资讯、资安、网络与传播五大领域,统筹基础建设、环境整备、资源运用等工作,并将拓展部分前瞻型任务。
    台湾科学园区包括新竹科学园区、南部科学工业园区以及中部科学园区,由“科技部”设立专门的园区管理局主管。
    ·        新竹科学园区
    新竹科学园区,辖属6个园区,分别是新竹、竹南、龙潭、新竹生医、铜锣和宜兰园区,总开发面积1375公顷。截至2021年6月,已入区登记厂商家数计560家,员工超过15万人,近3年平均营业额突破新台币1兆元,实收资本额超过新台币1兆元。 [308]
      
    园区名称
      
    园区简介
    新竹园区
    面积686公顷,产业聚落主要是集成电路、电脑及周边设备、通讯、光电、精密机械和生物技术等,附近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及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学术与研究机构。年产值均达到新台币1兆元,入区核准厂商已超过390家。
    竹南园区
    面积123公顷,自2001年开始提供厂商进驻建厂,以光电、太阳能、LED相关以及生技、医药、医材产业聚落为发展主轴,紧邻台湾卫生研究院,截至2020年末,已入驻厂商68家。
    龙潭园区
    面积107公顷,分二期开发,第一期面积76公顷,第二期用地面积31公顷,已逐步建构为光电及太阳能产业创新聚落,2020年底已有从业员工6000余人,已入驻厂商13家。
    新竹生医园区
    面积38公顷,定位「生医科技与产品研发中心」、「产业及育成中心」、「台大生医分院及特色医疗机构聚落」等三大中心,主要扮演生医产业化育成的角色,除提供一般园区服务外,还提供事业种子规划、指导研究(研究设施与人才)、临床试验用对象、研究及临床试验硬件设施与人才、工商、法务服务及产业进驻服务。截至2020年末,已入驻厂商39家。
    铜锣园区
    面积350公顷,位于新竹科学园区与中部科学园区之间,分为三阶段开发,规划引进集成电路设计、先进封测、数字生活、航电与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等产业。截至2020年末,已入驻厂商9家,另有客委会苗栗客家文化园区进驻。
    宜兰园区
    面积71公顷,原规划作为知识服务园区,2020年1月新增精密机械、生物科技、新能源、通讯及光电原材料五大产业,附近有宜兰大学、佛光大学、淡江大学兰阳校区、兰阳技术学院等,截至2020年末,已入驻厂商20家。
    ·        南部科学工业园区
    南部科学工业园区,包括台南园区(面积1043公顷)及高雄路竹园区(面积570公顷)。
    台南园区于1995年5月设置,并于2001年9月19日核定扩建台南园区二期基地。
    高雄园区于2001年4月设置。
    至2020年底,台南园区已入驻企业143家(其中陆资企业1家),高雄园区已入驻企业108家(其中陆资企业2家)。
    园区主要有6大产业聚落,分别为光电、集成电路、生物技术、精密机械、通讯及计算机外设等聚落。其中,光电产业已形成台湾垂直整合最完整的聚落,包括平面显示器从上游关键组件(液晶、配向膜、偏光板、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背光模块、驱动IC、聚光片)、中游面板至下游应用,每个环节都相当齐全;而太阳能产业从上游材料、中游电池至下游模块、系统产品等,供应链亦相当完
    ·        中部科学园区
    截至2020年末,台中园区已入驻145家、后里园区已入驻41家、虎尾园区已入驻17家、二林园区已入驻23家及中兴园区已入驻9家,开发总面积达1708公顷。园区以光电、半导体、精密机械、绿能产业、生物科技、计算机及周边等6大产业为主。
      
    园区名称
      
    面积(公顷)
    区位优势
    引进产业情况
    台中园区
    446
    位于台中大雅区和西屯区交界处,临近台中都会区,台铁、高铁、台中港、台中国际机场
    光电、精密机械、半导体产业
    虎尾园区
    97
    位于虎尾镇西北侧,临近中山高速、台1、台17、东西向快速道,临近高铁云林站特定区
    光电、生物科技产业
    后里园区
    225
    位于后里区都市计划区南、北侧,包括后里、七星两个基地,临近丰原都会区、13号道路
    光电、半导体及精密机械
    二林园区
    631
    位于彰化二林镇,临近溪湖、二林及埤头生活圈,临近台19线、距台中园区50分钟车程
    光电、半导体、精密机械、生技、新能源
    中兴园区
    36
    位于南投县西北,距离商业中心草屯镇4千米、南投市6千米,临近台3,距离高铁乌日站30分钟车程
    能源研究、光电、地区核心产业研究、永续环境研究、台湾文史研究等有前瞻性且无制造污染的研究机构
    体育事业
    【主词条:台湾棒球史
    据台湾有关资料显示,台湾共公立、民营运动场地设施总数为六万多座,其中学校运动场馆数量最多,为两万五千多座,占40.4%;私人运动场所为一万多座,占16.6%;民营营利性运动场馆数为八千五百多座,占13.5%;社区运动场馆数为六千三百多座,占10.1%;民营非营利运动场馆数为近四千座,占6.3%;公营事业运动场馆数为三千五百多座,占5.7%;乡镇市区运动场馆数为一千七百多座,占2.9%;其他运动场地一千二百多座,占2%;县、市立运动场馆数为八百多座,占1.3%。
    截至2002年6月,台湾在有关主管部门登记在案的社会体育团体组织共有442个,大体上可分为七类:(1)综合类:如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等;(2)学术类:如体育学会、运动医学学会等;(3)运动类:如田径运动协会、游泳运动协会等;(4)健身类:如智能气功科学协会、瑜伽协会等;(5)休闲类:如户外休闲活动推广协会、青年野外生活协会等;(6)职业运动类:如职业棒球联盟、职业高尔夫球协会等;(7)其他类:如运动伤害防护协会等。
    台湾地区体育运动竞赛名目繁多,如自由杯、成功杯赛等,还有一年一度的台湾地区运动会、一年一度的中运会、大运会,以及冬季越野赛跑等,其中区运动会规模最大。此外,台湾还积极参加亚运会和奥运会等国际比赛。
      
    台湾参加历届奥运会奖牌统计
      
      
    届次(年份、地点)
      
    金牌
    银牌
    铜牌
    获奖项目
    17届(1960年,罗马)
    0
    1
    0
    田径十项全能
    19届(1968年,墨西哥)
    0
    0
    1
    女子80米栏
    23届(1984年,洛杉矶)
    0
    0
    1
    举重男子60公斤级
    24届(1988年,汉城)
    2
    0
    3
    跆拳道(表演性项目)
    25届(1992年,巴塞罗那)
    0
    1
    0
    棒球
    26届(1996年,亚特兰大)
    0
    1
    0
    乒乓球女子单打
    27届(2000年,悉尼)
    0
    1
    4
    举重、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
    28届(2004年,雅典)
    2
    2
    1
    跆拳道、射箭
    29届(2008年,北京)
    0
    0
    4
    跆拳道、举重
    30届(2012年,伦敦)
    0
    1
    1
    -
    31届(2016年,里约)
    1
    0
    2
    举重、射箭
    32届(2020年,东京)
    2
    4
    6
    -
    台湾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分为两级,台当局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面统筹、策划、协助和管理医疗卫生事业,各市县均设卫生局,负责本地医疗卫生、保健等工作。台湾的医疗体系比较健全,医疗服务呈现医院大型化及诊所普及化的发展趋势,小型私立医院逐渐退出市场,医院集团化特征日益明显。
    台湾“卫生福利部”下设“国民健康署”“疾病管制局”“食品药物管理署”等机构,对全社会的医疗卫生服务、食品药品经营进行监督管理,并直接管理近30家部立医院。还设有“中央健康保险署”,负责统一的健康保险基金筹集、支付和管理,而且由财政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也通过该局自上而下的系统统一核实拨付。
    台湾自1995年3月1日开始实施全民健康保险,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并于2013年1月1日实施二代健保,开征补充保险费。 全民健保”是台湾当局主办的强制性社会保险,采取了各种措施与方法催保,确保了高参保率,保证了“全民健保”的覆盖率,扩大了受益面,使台湾民众都可获得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 福建省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等地设立了“台胞医保服务中心”对接大陆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台湾的“全民健康保险”,服务每年数十万在长短期在福建省活动的台胞。
    2018年台湾医疗院所22816家。从类别来看,西医医院478家,西医诊所11580家,牙医诊所6836家,中医医院5家,中医诊所3917家。
    据台湾“内政部”统计,2021年台湾居民人均寿命为81.3岁,其中男性78.1岁,女性84.7岁。
    邮政
    截至2018年底,“中华邮政”在台湾各地设有邮局1299处、委办邮务机构978处,“中华邮政”在各乡镇市区均设有邮局,也是台湾营业据点最多的银行,远超过第二名合作金库的288处。
    2018年的营业额2593.6亿元新台币,其中邮务本业收入占11.3%,保费收入占51.5%,利息收入占39.1%。
    2008年12月15日两岸开办直接通邮,通邮后提供函件、包裹、快捷之全面性邮递服务,配合两岸直航的海、空运班次的增加及两岸相关邮件作业的顺畅,提供稳定的邮递服务质量,除满足民众用邮的需求外,也有助于两岸间经贸发展。并于2018年12月起开通成都为两岸邮政速递(快捷)邮件封发局。2020年,台湾寄大陆邮件共计约218.7万余件,较上年度减少24.9%;大陆寄台湾邮件共计约106.2万余件,较上年度减少31%。
    电信
    电信服务在台湾原为公营事业,1987年开放终端设备自由选用,1997年起逐步开放通信业务,台湾电信市场已是完全开放竞争的局面。
    台湾有5家移动通讯公司。截至2019年底,台湾有2920万个移动通讯用户,1100万市内电话用户,590万个固网宽带账号,2760万个移动宽带账号。2019年电信服务总营业收入2987亿元新台币,其中,移动通信占54.3%,市内电话占10%,长途电话占1.14%,国际电话占2.73%,固网网络及增值服务占18.7%,电路出租占10.94%,MOD占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4 天前
  • 签到天数: 57 天

    [LV.5]上尉

    528

    主题

    254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320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播媒体
    ·        通讯社
    中央通讯社”(简称“中央社”)是台湾地区的官方通讯社。
    “军中新闻通讯社”是台湾“军方”通讯社。
    台湾商务新闻通讯社以台湾中小企业产业新闻为主,属TPNews台湾商务网。
    中国经济通讯社”(CENS)以出版台湾外销贸易杂志为主,并撰写台湾经济、产业的英文新闻报道,旗下有两个网站。
    亚洲经济通讯社”以报道政治经济、商业管理、知识资讯、民生教育、非营利组织等新闻为主,属“国际专业管理亚太年会”。
    “人间通讯社”属台湾佛教团体“佛光山”。
    报纸
    台湾的媒体产业滥觞于日据时期,第一份报纸是1896年创刊的《台湾日日新报》(第一份中文报纸是1923年创刊的《台湾民报》),第一家广播电台是1931年成立的台湾放送协会,当时主要媒体均与官方有相当程度的关系。1949年国民党在台湾实施戒严后,台湾主要的报纸电台仍由官方掌握,出版品与电子媒体受到严格管制。
    台湾四大报为《中国时报》《联合报》《苹果日报》和《自由时报》。
    ·        杂志
    台湾省的主流杂志有:《天下》杂志(双周刊)、《远见》杂志(月刊)、《财讯》(双周刊)、《商业周刊》,以及《新新闻》《今周刊》等新闻类周刊,以及《周刊王》《时报周刊》等娱乐周刊。
    ·        广播电台
    台湾省的主要电台有:
    “中国广播公司”(中广、BCC),2007年由赵少康从国民党中央投资公司购买。
    “中央广播电台”(RTI),台湾公营媒体,隶属于台湾“文化部”,以“台湾之音”为台名,使用13种语言对全球广播。
    “国立教育广播电台”(NER),由台湾“教育部”管理。
    “汉声广播电台”,由台湾“国防部”管理。
    “台北国际社区广播电台”(ICRT),台湾唯一以英语广播的电台。
    “警察广播电台”(警广、PRS),由台湾“内政部警政署”管理,定位为提供治安、交通、紧急救难等公共服务。
    “台北广播电台”(TBS),由台北市政府管理。
    ·        电视台
    台湾各类电视频道合计超过100个,除中视、公视、台视外,还有TVBS、中天电视(2020年11月18日转型为网络电视,移往YouTube以及OTT服务上直播)、东森电视、年代电视、三立电视、民视、八大电视、非凡电视、纬来电视等。 [308]
    1962年台湾电视公司台视)成立,为台湾第一家电视台,1968年台湾中国电视公司(“中视”)和1971年台湾中华电视公司(“华视”)陆续成立,电视业进入“老三台”时代。当时三台都由国民党当局掌控, [151]娱乐大众的同时也扮演国民党当局宣导的工具。1969年“中视”播出台湾第一部八点档电视剧晶晶》。
    ·        对大陆的报道
    《中国时报》《工商时报》《联合报》及《经济日报》和中天电视、TVBS、东森电视等媒体报道大陆新闻相对客观。《自由时报》和民视、三立电视、年代电视等媒体大陆消息多负面报道。
    ·        音乐
    台湾流行音乐指包括台湾流行的民歌民谣、国语、闽南语音乐,台湾的流行音乐发展脉络清晰,是华语流行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台湾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可概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闽南语流行音乐初兴、台湾光复后流行音乐蓬勃发展和有声出版建立基础、1970年代民歌、校园歌曲流行及有声出版快速发展、1980年代流行音乐开放、丰富多样化时代、1990年代流行音乐盛世和唱片工业高度发展、21世纪初唱片工业的转型与演唱业高度发展、海峡两岸合作交流的新世纪等六个历史发展段。
    ·        电视剧
    1990年代,台湾本土剧广受欢迎。2000年代至2010年代,偶像剧在台湾盛行,诸如《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命中注定我爱你》《我可能不会爱你》等佳作不但在台湾获得高收视,还成功推广至大陆和港澳地区以及海外。 [152]2010年代,类型剧在台湾兴起。2019年之后,台湾电视剧不断开发和创新传统的类型剧,并积极与Netflix、HBO等国际平台合作,《我们与恶的距离》《想见你》等佳作获得华人地区观众的好评和专业人士的肯定。1987年“解严”之后,当局于1988年开放报禁,1993年开放成立有线电视台卫星频道,台湾媒体业随之迅速发展。1998年首家民营无线电视民间全民电视公司民视)成立。
    闽台交流
    由于台湾海峡平均宽度180千米,最窄处只有130千米,因此福建省和台湾省位置相邻、气候相似、环境相近。尽管闽台关系随历史发展而变换,但两地在人员、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特殊渊源关系。
    1980年11月,闽台首笔小额贸易成交,1981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在福州落户。福建自1981年起开放4个口岸为台船停泊点和台胞接待站,是改革开放后两岸贸易和人员往来之先河。1987年台湾开放民众到大陆探亲,两岸民间经贸活动迅速升温。
    ·        海峡西岸经济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江省温州市、衢州市、丽水市,广东省汕头市、梅州市、潮州市、揭阳市,江西省上饶市、鹰潭市、抚州市、赣州市,陆域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覆盖人口约6000—8000万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 福建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8.04平方千米,涵盖三个片区:福州片区31.26平方千米(包括两个区块: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2平方千米,福州保税港区9.26平方千米);厦门片区43.78平方千米(包括两个区块: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19.37平方千米、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24.41平方千米);平潭片区43平方千米(包括三个区块:港口经贸区16平方千米;高新技术产业区15平方千米;旅游休闲区12平方千米
    福建自贸试验区基本构建了具有福建特色、对台先行的制度创新体系。截至2023年上半年,区内新增内、外资企业127764户,注册资本27757.7亿元人民币,分别是挂牌前的8.3倍、12.5倍。
    ·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位于东海之滨,东望台湾,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具有对台交流合作的独特优势。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平潭县,归福建省政府直属,范围包括海坛岛及附属岛屿,陆域面积392.92平方千米,总人口约39万人(2019年)。平潭综合实验区紧紧围绕“推动两岸融合”谋发展,先行先试,推进建设以经济、社会、文化融合为核心的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在各项惠及台胞台商的政策支持下,先行先试,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不断开创两岸融合发展新局面。
    2019年6月16日,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正式发布《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细则》,提出36条旨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内容包括推动两岸四通、推进经贸各领域合作、落细落深台胞台企同等待遇、加强两岸基层治理交流合作等方面,力争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先行区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4 天前
  • 签到天数: 57 天

    [LV.5]上尉

    528

    主题

    254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320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交流
    【主词条:中国台北一个中国
    国民党统治集团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瓦解后,依然占据着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台湾的国民党当局被逐出联合国。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以后,美国以“国内法”的形式单方面制定了一个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并设立美国在台协会(英语:AmericanInstitute in Taiwan,缩写:AIT)来与台湾保持双边关系。
    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以此为基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截至2024年1月,只有12个国家与台湾地区保持所谓“外交关系”,并在其行政中心台北市设立所谓“外交代表机构”。台湾地区的许多非“邦交国”以民间社团名义在台设立具备大使馆、领事馆功能的准官方代表机构。同时台湾地区在许多非“邦交国”设立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行使大使馆或领事馆部分权责,维持非官方关系。
      
    台湾当局所谓邦交国
      
      
    地区
      
    国家数
    国家
    7国
    3国
    1国
    1国
    中国台湾地区以“中国台北”的名义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卫生大会等国际组织的观察员,保留了亚洲开发银行的席位;以“台湾、澎湖、金门及马祖个别关税领域”的名义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以“中国台北”(Chinese Taipei)的名称作为参加国际体育运动的代表团名称。
    截至2021年,共计145个国家及地区给予中国台湾护照免签证落地签证待遇。
    历史
    【主词条:台湾文化
    综述
    台湾文化的母体是中华文化,同时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根植于台湾民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从起源、发展、形式、影响等诸方面均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完整性、发展性特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延伸和拓展。台湾文化多元多次重组,文化的各个要素总是处于一种变动不居的运动状态,各区域文化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个性鲜明的区城文化。特殊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特殊的历史道路,尤其是百年来与大陆隔离的历史,使台湾文化的个性较之其他区域文化尤为独特。台湾文化由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族文化所构成。
    地名由来
    “台湾”(汉语拼音:Táiwān)一名源于台湾南部少数民族“台窝湾”社的社名,意为滨海之地,开发台湾的福建省移民依闽南语将此名译写为“大员”“台员”“大湾”等,后定名为“台湾”。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在公文中使用“台湾”名称,但直到明朝“台湾”指代的都是台湾省台南地区。清朝时官方才将全岛正式定名“台湾”,并设隶属于福建省的“台湾府”,在光绪年代之前是台湾唯一的“府”,1885年设台湾省。台湾省的简称取省份名首字“台”。
    右图(手机版为上图)上方为“台湾”名称的繁体字正式书写,在台湾地区官方文件和教科书等正式场合中使用;下方的书写中,原本繁体的“台”字采用了同音的异体字,因而和简体汉字相一致,这种写法广泛地用于台湾民间与媒体。
    ·        演变
    台湾省的名称在历朝历代屡有变更。在中国古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称“岛夷”, 汉朝三国时期称“东鲲”“夷洲”; 隋朝唐朝时称“流求”;宋朝时称“流求”或“琉求”;元朝时称“琉求”或“瑠求”;明朝洪武年间称“小琉球”。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山”(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沿海的通称)、“大员”“台员”,而明朝官方文书《明神宗实录》中称台湾为“东番”。郑成功改称“东都”,后郑经改为“东宁”。 [19]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        别称
    台湾除能源资源较贫乏外,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水力资源等较为丰富,因而有宝岛之称。
    ·        国际场合
    联合国世界经济论坛国际标准化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篮球联合会等国际组织使用“中国台湾”(英语:Taiwan,China)或“中国台湾省”(英语:Taiwan, Province of China)一词作为台湾省的名称。
    台湾省在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和亚太经合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名称为“中国台北”(英语:Chinese Taipei)。台湾省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名称为“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简称“中国台北单独关税区”。
    民俗
    台湾民间习俗与大陆特别是南方地区基本一致。最重要的节日依次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送灶、除夕等。过节形式也和大陆相仿,如春节有走亲访友的拜年习俗,元宵节吃汤圆、赛花灯、猜灯谜,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登高远足,除夕阖家团圆等。其中,台南市盐水区的“盐水蜂炮”、新北市平溪区十分老街的“放天灯”和澎湖县的“乞龟”等民俗活动较为知名。高山族的托球舞、阿美人的无半音五声音阶等都为台湾民俗文化加注了不同的生命力。
    台湾还有不少当地特有的节庆活动,城隍妈祖关圣帝君等祭典活动也成为台湾特殊文化,如正月初一各地庙宇的抢头香,正月初六祭“清水祖师”(主庙在台北市万华区艋舺清水岩,这一天台湾有盛大隆重的庆典仪式)、正月十五的灯会盐水蜂炮、炸寒单,农历3月规模盛大的妈祖绕境进香“妈祖祭”和7月的“盂兰盆会”等都是著名的节庆活动。
      
    台湾民俗活动
      
      
    台湾省地方传统节庆
      
      
    地区
      
    传统节庆名称
    北台湾
    平溪天灯(新北市平溪区)、鸡笼中元祭(基隆市)、大溪普济堂关圣帝君圣诞庆典暨绕境仪式(桃园市大溪区)、抢孤(宜兰县头城镇)
    中台湾
    苗栗𪹚龙(苗栗县苗栗市)、三义云火龙节(苗栗县三义乡)、大甲妈祖绕境进香活动(台中市、彰化县、云林县、嘉义县)、旱溪妈祖绕境十八庄(台中市东区、南区、北区、北屯区、大里区、太平区、雾峰区、乌日区)、犁头店穿木屐躜鲮鲤(台中市南屯区)、东势新丁粄节(台中市东势区)、北港朝天宫迎妈祖(云林县北港镇)
    南台湾
    下路头秋千赛会(嘉义市)、盐水蜂炮(台南市盐水区)、东港迎王平安祭典(屏东县东港镇)、抢孤(屏东县恒春镇)、新港奉天宫天上圣母元宵绕境(嘉义县新港乡)、民雄大士爷祭典(嘉义县民雄乡)
    东台湾
    炸寒单(台东县台东市)
    高山族聚居区
    丰年祭(阿美人、排湾人、噶玛兰人)、感恩祭(泰雅人、太鲁阁人)、射耳祭(布农人)、年祭(卑南人)、战祭(邹人)、小米收获祭(邹人)、小米祭(鲁凯人)、黑米祭(鲁凯人)、祈雨祭(鲁凯人)、勇士祭(鲁凯人)、矮灵祭(赛夏人)、收获祭(达悟人)、飞鱼祭(达悟人)、祖灵祭(邵人)、火神祭(撒奇莱雅人)、收获节(赛德克人)、圣贝祭(拉阿鲁哇人)、米贡祭(卡那卡那富人)
    方言
    【主词条:闽南语客家语
    台湾的闽方言主要包括闽南话(人口占据绝对优势)、闽东话莆仙话(使用人口都很少)。其中闽南话又分为四种腔调:漳州腔泉州腔、鹿港腔、海口腔。台湾的客家话主要包括四县腔、海陆腔、大浦腔、诏安腔以及其他一些腔调。台湾少数民族的语言(方言)的认定则高达42种(还在增加),主要有中部阿美语、北排湾语、北部阿美语、卡那卡那富语、邹语、卡群布农语、沙阿鲁阿邹语、卓群布农语、奇莱语、东排湾语、东鲁凯族语、知本卑南语、初鹿卑南语、邵语、南王卑南语、南排湾语、泰雅万大语、泰雅泽赦利语、泰雅赛考利克语、郡群布农语、道泽语、德克达雅语、德路固语、噶哈巫语、噶玛兰语、赛夏语、峦群布农语等。
    闽南语是台湾最主要的方言。台湾省的闽南语属于汉语族闽语支闽南语的泉漳话,主流腔口发音与福建厦门话、漳州话比较接近。总体上说,台湾话在北部偏泉漳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内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因为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带、北部沿海地区及宜兰平原,被称为内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区、台北盆地,被称为海口腔;南部则为泉漳混合区。不过,台湾闽南语经过四百年演化,闽南语的漳州话泉州话在台湾发生融合,加之部分词汇吸收台湾少数民族南岛语言以及日语等外来语,使得台湾省的闽南语与福建省的闽南语无论是腔调、语词内容上存在不少差异。例如厦门话中,柳声母接近于浊齿龈塞音[d](鼻化韵母时作齿龈鼻音[n])和浊双唇塞音(鼻化韵母时作双唇鼻音[m])的对应。
    虽然台湾闽南语与厦门话都是由漳州话和泉州话混合而成,但二者混杂的方式不太一样。其中在语音及语法上的差异很小,尤其台湾闽南语中的台北话跟厦门话在语音上最为接近。台湾闽南语和厦门话最主要的差异是在词汇方面,约有10%的不同。台湾由于交通、学校制度、电视、广播事业发达,工商业、征兵、就业、就学所带来人口的流动量和交流量远超过福建,以致于台湾闽南语的内部差异微小,互相通话毫无阻碍。厦门话虽然素有“闽南话的标准话”之威信,范围却只限于厦门市和它的近郊,不论是人口或地域,都不如内部差异微小的台湾闽南语。厦门自19世纪中叶成为通商口岸以后,逐渐发展成为闽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厦门话也逐渐成为闽南地区的优势方言,取代了早期泉州话、漳州话的地位而被视为是闽南话的代表。台湾在日本侵占时期到40、50年代之间,也确实有把厦门话视为台湾闽南语的标准语并加以仿效的倾向。但这种观念在现在已经消失,由台湾民间语言及媒体语言的自然使用、字典词典及教科书的编辑等看来,所使用的都是台湾闽南语而不是厦门话。 [206]根据台湾当局2020年的统计,1986年至1994年出生的台湾人说闽南语的比例已降到22.3%。
    台湾的客家语优势腔为四县腔及海陆腔。但其中又以四县腔较为强势,在公共场合如车站多采此腔发音。四县腔与海陆腔对同一个字的发音十分相似,但声调的调值却往往相反,形成两者在读同一句话时,出现声调你高我低、你升我降的情形。虽然两种腔调有声调转换的关系,但只会其中一种腔调的人和操持另一腔调者要进行对话时仍有难度。台湾客家人主张让客家话在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通过公共的力量保障客家语言能够维系。为此,客家话在公共广播系统上如动车上、地铁上、公交上应该广播。台湾当局成立了客家事务委员会,用行政力量维护客家的语言和文化,并成立了客家电视,24小时用客家话播音。不仅如此,为了满足岛内其他族群对客家话的好奇,台湾当局鼓励学习客家话,成立客家语言认证,通过考试的方法证明客家话水平资历。
    语言文字
    台湾光复后,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于1946年4月成立, 其核心思想是刷清日语影响,从方言到学习国语,由“孔子白”过渡到国音1948年2月,台湾各县市成立国语推行委员会,形成推行国语的全面性行政体系。 自国民党退台后,为出于政治需要,推行了多个“国语”政策,使得大部分民众会讲“国语”。 戒严结束后,随着台湾“本土化”意识为动力的民主化浪潮的高涨,民众要求“本土语言”教育,1996年正式将“母语”教育纳入课程。 台湾当局教育部门已废止汉语普通话推行办法,对岛内14种语言一视同仁,为台当局的“去中国化”政策。
    台湾所称的“国语”相当于大陆的普通话,以北京音作为标准音。繁体字在台湾语文生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教育、媒体、新闻出版等领域(正式出版物)都使用繁体字,出版物的繁体字主要依据《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等标准。俗体字(简体字)主要是手写时候使用(出版物一般不允许使用),其用字主要依据《标准行书范本》,这个标准中含有很多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简化字。
    英语是台湾的第一外语,为台湾地区教育体系重要的课程之一。自台湾高中推出“第二外语”选修计划后,日语是选修人数最多的,大约占选修人数的四分之三左右。其他依次为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韩语拉丁语俄语印尼语泰语等。
    台湾长期以来一直使用颁布于1918年的注音符号作为其文字辅助形式。 台湾采用双轨制拼音政策,在教育及辞书等领域,主要使用注音符号。随着信息化发展,注音符号成为台湾计算机及移通讯的主要输入法。而在译音领域(主要是公共服务领域。如路牌、招牌等)台湾使用过不同的拼音方案,如注音符号、威妥玛式拼音、汉语拼音,通用拼音等,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后,决定采用汉语拼音,目前在译音领域主要采用汉语拼音,但是县市一级地名中仍保留了威妥玛式拼音。
    在读音上,由于两岸语音标准存在差异,尤其是台湾较多地保留了古音和多音字,有些常见的字词读法也不一样。在词汇上,有些常用词汇也存在一些差异。此外有一些词语,词形一样,但意思不一样。
    宗教信仰
    【主词条:台湾佛教台湾道教儒家思想
    台湾省近八成的民众拥有宗教信仰,逾五成民众经常参加各类型的宗教仪式庆典佛教道教在台湾极为盛行且经历长期发展,是台湾信仰人数最多和第二多的宗教。这两种宗教在台湾相互融合,对于绝大部分台湾民众而言,佛教与道教的界限相去不远;西方常见的基督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宗教在台湾也拥有不少信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和中庸主义思想影响着台湾社会,东西方宗教在台湾和睦相处,彼此包容又蓬勃发展。台湾许多宗教团体通过办理社会公益事务从而提高民众福祉,发挥稳定社会的功能。
    台湾的佛寺相当重视佛教教育,台湾的佛学院品质和数量都具有相当水准,僧尼之中不乏高学历者。台湾佛寺也积极从事终身学习的推广,其在艺术教育及生命品格教育上的贡献,更是受到台湾普罗大众的推崇。还有些佛教团体则以入世的态度,直接参与社会工作,汇聚社会资源,实践服务与回馈的理念。
    道教在台湾常与民间信仰结合,因此多以地域性香火庙为主体,除济贫赈灾等社会事业外,也常透过科仪典及庙会庆典活动,对社会发挥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台湾许多知名的道教庙宇也积极投入社会教化及社会医疗等工作。明清时代来自福建等地的移民,带来许多高僧信仰,如福建泉州安溪县的清水祖师信仰、显应祖师信仰,闽西的定光古佛信仰等。而高僧信仰在台湾亦会道教化,如道教庙宇、鸾堂也时常奉祀原属佛教禅宗的达摩祖师、济公与普庵禅师等。台湾道教源自福建泉州与漳州一带盛行的天师道。福建道教闾山派一直都是台湾主要信仰之一。
    民间信仰是以多种神祇为崇拜对象,以祈福禳灾为主要目的,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在民间自发流传的非制度化信仰现象。台湾民间信仰活动场所门类繁多、历史悠久、影响广泛,与福建省、港澳地区、海外华人社会渊源深远,又与佛教道教民俗活动交融,形成一种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妈祖关圣帝君保生大帝临水夫人玉皇大帝三官大帝观音菩萨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伯公)、清水祖师开漳圣王、开台圣王是台湾民间信仰的主要神祇,台湾有些地方对某一神祇特别虔诚,有“乡土神”的意味。
    清朝时期,福建省漳州、泉州居民大量渡海来台。当时台湾海峡风浪很大,所以移民们都携带神像、香火、香灰作为护身符,其中以妈祖神像最多,因为妈祖是海神,所以神常被安置在船上,以祈求她保护航海安全。台湾最早建立的妈祖庙是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立庙的澎湖天后宫台北行天宫是以“关帝”为主祀之神,又称恩主公,台南的盐水蜂炮活动就是迎接关帝出巡。明代城隍信仰兴盛,因此自明郑时期以来,台湾有许多城隍庙宇。一般台湾民众普遍祭拜的天地鬼神则有土地公;其次是三界公,也就是俗称的天公。而在汉族移民开垦台湾初期,由于医药不发达,只要有疾病流行,就会造成许多人死亡,所以人们都信仰瘟疫之神“王爷”。王爷又称“千岁爷”、“府千岁”,有很多不同的姓氏,传说王爷可以去除疾病,所以人们相信他可以疪佑身体健康。到了后期,村落渐渐繁荣信徒就兴建各种寺庙来感谢神的保佑,所以妈祖和王爷也就成了台湾寺庙供奉神明的两大系统。在当时,寺庙不仅是居民的信仰中心,而且兼具教化、救济等功能。
    儒家思想所规范的礼仪与哲学观中国人视为组成家国与人际伦理的基础观念。儒家思想对台湾影响深远,在台湾有着大众宗教的地位和影响力。中华民族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规范着台湾人的思想和言行,例如深受家族企业模式影响的台湾经济发展、台湾常见的家族生活方式等都体现了儒家家庭伦理对台湾的影响。 [148]台湾各地每年都会举行“释奠礼”纪念孔子诞辰,以表达台湾民众慎终追远及弘扬儒家文化精神的愿望。 [149]在明郑时代,发源于中国大陆的儒家思想全面移植于台湾,这一时期建造了台湾最早的孔庙和“儒学”(指学校),即被称作“全台首学”的台南孔子庙。清代台湾共成立十三所庙学,当时台湾的儒学主流是朱子学
    基督新教天主教在台湾着重教育,创办了许多宗教学校,同时兴建医疗机构、庇护与关怀弱势儿童及妇女,还从事灾难的救助。例如,天主教训练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修女在医疗界、教育界及社工界服务。
    台湾高山族传统信仰相信万物有灵,包含自然崇拜及祖灵崇拜。高山族人民认为天地世间的万物、自然现象和祖先都有神灵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4 天前
  • 签到天数: 57 天

    [LV.5]上尉

    528

    主题

    254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320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来影响
    日本曾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因而日本文化对台湾影响深远。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台湾大学校园、台北酒厂、新竹车站等日据时期的建筑大多保存完整,有的甚至沿用至今。高雄松山板桥等台湾地名都移植自日本地名。“便当”(意思是盒饭)、“瓦斯”(意思是煤气)等来自日语词汇进入台湾地区汉语普通话的语言体系。 [168]台湾用于计算房屋、建筑用地的面积单位”(1≈3.3平方米)也源于日本
    棒球从美国传入日本后被日本人称为“野球”,成为日本最流行的运动之一。日本向中国进行的殖民扩张的过程中也把棒球运动带到了其侵占的台湾,棒球如今是台湾民众最为喜爱的运动之一。
    国民党政府退踞台湾初期大力推行“去日本化”,强力推行汉语普通话教育,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强化本省人对中国的认同。“解严”后,日本流行文化在台湾重新活跃,日本的流行服饰、书籍刊物、影视剧、食品、日用品、药妆品、电子产品、饮食文化、轿车等受到台湾民众的喜爱。 [169-170]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台湾当局和美国关系密切,诸如好莱坞电影快餐美式咖啡、美国流行音乐等美国流行文化深刻影响着战后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2018年好莱坞电影占台湾电影市场票房的74.82%。台湾于1990年代进行的教育改革参照了欧美的教育制度。 [171]台湾地区近现代建筑的风格也受到欧美的影响。
    节日
      
    台湾地区纪念日和节日
      
      
    日期
      
    节日
    备注
    -
    农历正月初一前日(台湾新年假期)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根据台湾、福建闽南民俗,春节的过年活动从农历十二月十六“尾牙”开始,到新年二月初二“头牙”结束。
    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三(台湾新年假期)
    和平纪念日
    孙中山逝世纪念日、植树节
    纪念孙中山逝世
    革命先烈纪念日、青年节 [129]
    妇女节、儿童节合并假期
    -
    农历清明,4月4日或4月5日
    清明节、民族扫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
    佛陀诞辰纪念日、浴佛节
    纪念释迦牟尼诞辰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解严纪念日
    纪念1987年台湾解严
    军人节
    纪念1945年抗战胜利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孔子诞辰纪念日、教师节
    纪念孔子诞辰
    纪念1911年武昌起义
    孙中山诞辰纪念日、中华文化复兴节
    纪念孙中山诞辰
    饮食
    台湾饮食文化以台湾菜为主,融合中国各地美食风格,台湾菜闽菜闽南菜福州菜)、广东潮汕潮州菜江浙菜渊源深厚,也受客家菜广州菜日本料理的影响。
    台湾菜海鲜丰富、酱菜入菜、节令食补等特色,倾向自然原味,调味不求繁复,风格鲜香清淡,并常以酱油米酒芝麻油豆豉九层塔油葱酥芫荽等调味。台湾菜的做法讲究烹调技术和食材配料,宴席上常见的菜色有佛跳墙东坡肉万峦猪脚等。台湾菜素有“汤汤水水”之称。因为早期能移民来台的汉族移民(又其以闽南人占多数)要忙于农耕开垦,而且当年的物质也不如今日充裕,为了方便,他们常常煮一锅可为汤又可为菜的羹菜,既营养又方便。闽南式羹汤至今在台湾民间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227]其中西鲁肉生炒花枝香菇肉羹汤等为代表。因为台湾地处亚热带和热带交界处,炎热气候使得民众的餐点中也常常会食用各式水果和一些酸甜开味的菜肴。受到许多民众信仰佛教以及环保与健康因素的影响,台湾各地都有开设专门的素食餐厅,通过中药药材炖补各种食材而成的药膳料理也受到民众欢迎。
    台湾饮食文化中有著名的“小吃”文化,各式风味小吃云集的夜市是台湾庶民生活文化的代表之一,常见的小吃蚵仔煎炸鸡排臭豆腐盐酥鸡生煎包米血糕蚵仔面线甜不辣卤肉饭肉圆担仔面牛肉面小笼包等。凤梨酥牛轧糖等是台湾特产的烘焙美食和知名的伴手礼
    是台湾民众的传统饮品。台湾全境皆产,名茶有冻顶乌龙茶文山包种茶、四季春茶、东方美人茶铁观音等。工夫茶是闽南泉漳厦、广东潮汕以及台湾十分流行的茶文化,“工夫”一词即代表为一种仔细讲究且费时费工的茶艺精神。这项茶艺“工夫”除了表现在制茶与泡茶等准备方面之外,也充分还表现在品饮和茶具等享受方面。泡沫红茶文化是台湾茶文化新的发展,代表性茶饮珍珠奶茶广受欢迎。
    台湾省是中国最早种植咖啡的省区。1884年(清光绪十年),英国商人引入咖啡在台湾省新北市三峡区试种,揭开了咖啡在中国发展的序幕。日据时代,“阿拉比卡”咖啡豆在台湾北部试种成功,随后台湾省台东县的知本、瑞穗等地成为台湾重要的咖啡产地,带动台湾咖啡栽植热潮。如今,书坊结合的书香咖啡屋、庭园咖啡屋、欧洲风格咖啡店、日式咖啡店和极为兴盛的咖啡连锁店在台湾流行。
    台湾社会也有和中国大陆类似的酒文化金门高粱酒是台湾知名的白酒,产自台湾当局实际控制的福建省金门县。威士忌等洋酒也受到台湾民众的欢迎。小米酒是台湾高山族常见的传统酒精饮料,通常用在各祭典上,代表丰收的讯息。
    台湾高山族饮食大致以粟、山芋、甘薯、旱稻为主食。高山族中靠山的族群擅长打猎,靠海的族群擅长捕鱼,将狩猎所得的山猪或捕获的渔产加上就近取得的食材及佐料,运用传统水煮、熏烤、腌渍等方式,制作成美味的高山族风味餐。
    受到1895年至1945年期间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生鱼片寿司天妇罗铁板烧烤秋刀鱼烤鳗鱼日式便当冷豆腐等已成为台湾饮食文化中十分普遍的菜色。1949年至1970年代,中国大陆的八大菜系融入了台湾饮食,台湾饮食文化更加全面地吸收了中华文化的精华。21世纪以来,许多港式与国际饮食进入台湾餐饮市场,港式餐厅与异国餐厅在台湾林立,台湾饮食文化注入更多港式与国际化的元素。
    建筑
    台湾传统汉族民宅又可分闽南式与客家式,其中闽南式影响最大,数量最多,而客家式建筑深受闽南式建筑影响,具有高度相似性,两者在台湾已经难以区分。台湾省汉族传统建筑大多就地取材,用竹子木头土石或烧制的砖瓦来建造。房屋会有不同的外形,有的几间连成一排,称为正身;有的则在正身的一侧或两侧加盖护龙;由正身和两侧护龙组成的建筑,称为“三合院”。台湾著名的闽南园林建筑有新竹潜园、台南吴园、雾峰林家花园的莱园、板桥林家花园等。位于台北市的艋舺龙山寺是由福建泉州三邑(泉安、惠安、南安)的移民所建,艋舺清水岩是由福建泉州安溪移民所建,大龙峒保安宫是由福建厦门同安移民所建,合称“台北三大庙门”,此外还有木栅指南宫、台北孔庙火山碧云寺等闽南风格的庙宇。闽南风格的民宅在台湾中南部较多,代表建筑有后壁黄家古厝、鹿陶洋江家宗祠等。而台湾省的客家建筑有“宗祠”、“公厅”等客家特殊建筑类型作为家族性的公共空间。客家建筑在台湾也因地制宜形成本地化风格,例如著名的新竹县北埔天水堂姜屋、屏东县佳冬萧屋、六堆伙房与美浓烟楼等客家传统建筑,都体现了台湾本地特色。此外,受到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日式的台湾住宅则在平房内铺以“榻榻米”。
    台湾省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大多取材自石板竹竿茅草,高山族各族群不同的生活方式让相同的素材发展出多元的传统建筑形态。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建筑材料的革新,台湾省的传统房屋已经渐渐消失,现代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改为钢筋混凝土,住宅也大多改为楼房的形式。有些留存的传统房屋则改建为特色民宿餐厅等,吸引游客前往,体验传统的生活。
    日据时代,台湾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闽南、日本、西洋文化,并引进了钢筋混凝土技术。1949年后,中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在台湾流行,又经由美援引入了当时国际流行的现代主义建筑。21世纪以来,台湾的建筑风格走向多元化,各种风格的建筑都普遍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4 天前
  • 签到天数: 57 天

    [LV.5]上尉

    528

    主题

    254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320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
    【主词条:台湾文学
    台湾文学中国文学的一部分,是隶属于中国文学的区域性文学,和大陆文学同根同种,但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台湾文学依然呈现出与大陆当代文学很多“殊相”,有许多不同的创作特色和风貌。
    清代早期,台湾的作家多为大陆来台的仕宦,他们为台湾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记录,例如曾来台采硫的郁永河因《裨海纪游》这本书而名留历史,被誉为台湾游记文学的开创者;清代中期的作家以曾来台担任官职的姚莹为代表,代表作品为研究台湾历史地理的《东槎纪略》;清代后期的作家以吴子光及施士洁为代表。吴子光于道光年间来台湾,定居于福建省台湾府淡水厅(今台湾省苗栗县),著有《一肚皮集》。施士洁是福建省台湾县(今台湾省台南市)人,拥有进士头衔,代表作是《喆园吟草》《后苏龛草》《后苏龛合集》;清末,中华民族的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激起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操,台湾传统知识分子逐渐觉醒,认识文学并非游戏应酬的工具,它应该反映本土人民的疾苦生活及发扬民族精神。
    台湾日据时代产生了一大批具有抵抗精神和民族意识的作家作品,从文学角度来表现了台湾人民坚守中国属性与爱国爱乡情怀。
    台湾知识分子以笔为兵,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还给我们祖国啊!未曾见过的祖国/隔着海似近似远/梦见的,在书上看见的祖国/流过几千年在我血液里/住在我胸脯里的影子/在我心里反响。”台湾诗人巫永福1936年在《祖国》一诗中的真情流露,至今读来仍是这般炽热。
    1920年代,在中国大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和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的“台湾新文学运动”是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文化斗争和思想启蒙运动,赖和被誉为“台湾新文学之父”,他在代表作《丰作》《南国哀歌》中用朴实的文笔控诉日本殖民者对台湾人民的种种歧视、剥削与压迫。 在这一时期,活跃在台湾岛内的著名抗日报刊有《新学丛志》《台湾诗荟》《黎华报》《三六九小报》《台湾战线》等,或介绍祖国大陆的革命情况,或抨击日当局的殖民统治,或倡导祖国的传统文化,成为文化抗日的重要阵地。
    1920年,台湾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连横完成并出版了台湾历史上第一部按通史体例撰修的史书《台湾通史》。当时,日本殖民者正在台湾猖狂推行殖民教育,该书对台湾职官制度、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叙述表明了台湾与大陆一脉相传的历史渊源,不但结束了台湾无史的状况,也从历史的角度证实台湾属于中国
    1949年前后,胡适林语堂梁实秋郑愁予等大陆文学家国民党政府移居台湾;1950年代,台湾当局大肆推行吹嘘粉饰国民党统治集团、丑化抹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大陆革命建设的所谓“反共文学”,这种恶毒诋毁党和国家的反动文学歪曲事实、枯燥僵化、政治色彩浓郁;1950、60年代,台湾风行“怀乡文学”,代表作家有林海音(代表作《城南旧事》)等。“怀乡文学”有的是对中国大陆风土人情和昔日生活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怀乡思亲念旧之情,有的是回忆过去与批判现实相结合的作品。1960年代,在欧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现代主义文学”在台湾成长壮大,成为台湾文坛的主流,代表作家有白先勇(代表作《台北人》)、王文兴(代表作《家变》)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主张文学应该反映时代精神,抛弃传统,进行“横的移植”,即向西方学习,以描写人性、探索心灵为主,寻找自我。这一流派在台湾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文艺冲破僵化的政治束缚和传统文化的局限,扩大表现领域,丰富表现手法,起了重要的作用;1960年代至1970年代,“乡土文学”思潮兴起,“乡土文学”流派主张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的语言来描写现实,反映社会人生,面向自己生长的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代表作家有钟肇政(代表作《鲁冰花》)等。
    1980年代至1990年代,柏杨李敖三毛余光中席慕蓉龙应台刘墉古龙琼瑶林清玄张晓风简媜杨牧林文月等台湾作家陆续有重要作品问世;1990年代至2000年代,网络文学蔚然成风,代表作家有痞子蔡(蔡智恒)等;2010年代,在对外交流和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台湾文学界呈现多样繁复的面貌。
    ·        少数民族文学
    台湾高山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但却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朴素而鲜明地表现了高山族人民的爱与憎。高山族民间文学主要依靠口口相传流传下来,内容包括了神话、歌谣、故事传说等。
    ·        闽南语谚语
    闽南语谚语是闽台地区先民的经验智慧、风土民情与思想信仰的缩影。闽南的传统谚语,取材广泛,天文地理、家庭生活、乡土社会、季节气象、甚至职业等,都包涵其中,从而发展成为多元的谚语内容。 福建闽南地区与台湾同源同宗,几百年来,闽南移民迁徙台湾,在台湾奋斗发展的同时,也传承拓展了闽南文化。在民间文学方面,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演进交融,形成了具有乡土区域特点的民间口头文学创作,其中民间谚语的发展与互动极有特色。 台湾俗话“唐山过台湾,心肝结归丸。(闽南语)”,道尽了早期从大陆沿岸移民到台湾面对黑水沟的恐惧,也凸显了先民们为追逐梦想而跟大海搏斗的勇气。
    美术
    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从厦门将许多福建画师带往台湾,为台湾早期书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福建地域画派也逐渐开始在台湾开枝散叶。清康熙年间,清政府抚定台湾,闽台共治,两地书画艺术更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明清时期,以寓居台湾的书画家对台湾美术影响最大。自明末开始,就有大批来自大陆的文人士大夫渡海入台,其中不少是有较高书画修养的文人或职业画家。中国大陆文化的深入,造成台湾上层社会竞相追求文人士大夫的品味,在闲暇之余亦以饮茶谈艺作为消遣,茶余饭后以水墨写意怡神,与大陆文人生活相差无几。
    清代以后,有不少闽粤的书画家来台旅行、教授书画技艺,少数者也在台湾定居,他们带来的文人画观念影响了台湾的绘画风气。与其他艺术相似的是,台湾文人画也受到大陆闽粤文人绘画的影响。因此,在笔墨趣味上,受清“四僧”及“扬州画派”所强调的“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观念影响,反对“泥古不化者”,这与闽粤等地文人画家如出一辙。清代台湾的书画家以林朝英、谢琯樵庄敬夫林觉为代表。谢琯樵诏安画派前期重要的领导画家。林朝英善于水墨画、雕刻及书法,因被誉为“清代台湾唯一艺术家”。清代台湾书法家和金石学家的代表人物是吕世宜。吕世宜以篆隶碑学为世人称道,但其并不废真、行帖学,祖法魏晋。在帖学已经走向衰弱的清朝书坛,吕世宜另辟蹊径,碑、帖兼工并辐射台湾,享有“台湾金石学之祖”美誉。
    日据时代,在日本殖民政策下,西洋画胶彩画通过殖民教育体系成了台湾画坛的主流。1950年代,台湾画坛主流是大陆来台的水墨画家与日据时期学院出身的西画家,绘画技巧较传统。1960年代起,新生代画家引入西方抽象画等风格,美术风格走向西化。1970年代,乡土意识抬头后,绘画题材再趋本土化。
    解严”后,台湾美术界生态多元自由,风格日益前卫。2000年代以后,随着科技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台湾美术史的论述转移至与世界美术及文化的对话以及科技与美术的跨域结合。
    戏曲
    歌仔戏是台湾最主要的地方戏曲,也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中唯一诞生于台湾的剧种,发源于台湾省宜兰地区,至今约有百余年历史。最初是民间歌谣小调结合车鼓小戏的身段所形成的,后来又吸收各种戏剧的音乐曲调及各剧种的戏码、身段、道具,逐渐发展成内容丰富的新剧种。其表演着重身段和唱腔,所谓“有声皆歌,无动不舞”,最能说明它的艺术特色。早期歌仔戏常演悲剧,因此苦旦是它特有的脚色。它的曲调运用并无固定模式,以“七字调”和“都马调”最为常用,其表演型态包括落地扫、野台、内台及广播、电影、电视及舞台歌仔戏等。歌仔戏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语言以台湾通行的闽南语为主,内容多为民众所熟悉的题材。
    布袋戏起源于17世纪的福建省泉州市,是台湾省重要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是集雕刻、美术、文学、掌技、音乐、口技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将各种人物的戏偶以木头、布料及各种配件制作,托于掌上搬演,再配以说、唱表演戏剧的演出方式,所以又称为掌中戏。布袋戏的欣赏重点首推口白与操偶,由于木制的戏偶本身并没有生命,没有表情,透过表演者精湛的操偶技术,赋予其生命才能栩栩如生。除戏剧表演之外,布袋戏表演时,戏台和戏偶就是一项精致的雕刻与彩绘艺术,所以观赏布袋戏就是欣赏一种综合艺术。1990年代以来,台湾霹雳国际多媒体集团推出“霹雳布袋戏”系列作品,将传统的布袋戏艺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推出加入声光音响和3D立体影片技术的布袋戏电视节目,并出版相关书籍等,运用新手段将传统艺术不断发扬光大。
    台湾省的客家人因客家传统山居的地缘关系与族群文化特征,发展出与“茶”产业密切相关的“三脚采茶戏”,保留传统九腔十八调的唱腔及棚头、撮把戏等演出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也融合四平戏及外江戏等多元丰富底蕴,逐渐改良发展成“客家大戏”。“客家大戏”保有传统“客家八音”、北管戏曲,以及“三脚采茶戏”丑角诙谐逗趣、活泼生动的喜剧特质。
    清代,台湾的戏曲主要与民间信仰有关,做为酬神驱邪等宗教目的。到了后期亦有以纯娱乐为主,富贵人家可花钱请戏班至宅院演出。民间流行的音乐,风格上可分为“南管”(梨园戏)与“北管”(高甲戏),均发源于福建泉州,可用来伴奏,亦可单独演奏。此外还有简单的一应一答,相互对唱,俗称“相褒”。日据时代,除了南北管戏曲仍继续盛行,也产生歌仔戏、客家大戏、新剧布袋戏等新戏种。战后早期,台湾当局大力扶持、推广京剧大陆剧种,同时歌仔戏布袋戏等台湾本土剧种仍是庶民重要的娱乐方式。随着电视的出现,布袋戏歌仔戏讲求声光效果而重获重视。京剧话剧融入创新元素,常以小剧场等形式表演,舞台剧表演也成为极具活力的艺术活动。
    音乐
    台湾是华语流行音乐的重要发展地。台湾流行音乐自1950年代起飞速成长50余年,于1997年时达到顶峰,当时台湾唱片销量世界排名居第16位,全球华语音乐80%在台湾创作。21世纪以来,台湾流行音乐产业陷入衰退,传统唱片业市场萧条、销量惨淡。2016年,93%的台湾民众习惯以手机播放音乐,实体唱片已经没落,数字音乐渐成主流。台湾的闽南语音乐不仅受到台湾民众的欢迎,也风靡福建省等地以及东南亚等海外闽南语社会。台湾的客家山歌源自对台湾省客家人对社会背景与地理环境所产生的感受与情感抒发,客家山歌与小调、八音与说唱皆为台湾客家人的民间音乐。台湾各地的民乐团(台湾称国乐团)独特的美学品味融合中华传统音乐及现代音乐艺术,在国际上备受肯定。台湾高山族能歌善舞,音乐作品绚丽多姿。
    日据时代,台湾人民创作了许多讽刺日本殖民者的闽南语歌谣。战后初期,闽南语歌曲一度流行,在民间,香港的汉语普通话流行歌曲和欧美音乐传唱一时。1950年代起,台湾当局开始大力推广普通话并打压包括闽南语歌曲在内的台湾本土文化。1970年代,清新的校园民谣风行,同时闽南语流行乐坛秀场文化盛行。1980年代,台湾民歌运动风起云涌,《龙的传人》《外婆的澎湖湾》《故乡的云》等歌曲问世并广为传唱。这些民歌跨过海峡,风靡大陆,成为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
    1980年代,讲究字正腔圆的汉语普通话歌曲风靡亚洲,代表人物有邓丽君费玉清邓丽君的音乐风格上接上海时代曲下启台湾流行乐,不仅是华语流行音乐巨星,也在日语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受西方摇滚乐的影响,民歌时期后罗大佑等歌手将社会百态写成歌曲,同时李宗盛创作的情歌广受欢迎,此时台湾涌现出了滚石唱片飞碟唱片等本土唱片公司,齐秦王杰童安格周华健张雨生小虎队蔡琴黄莺莺姜育恒等歌手走红。“解严”后,台湾的文艺创作环境更加自由。1988年,闽南语流行音乐歌曲《爱拼才会赢》发行,当时正逢台湾人民努力打拼创造台湾经济奇迹的阶段,且歌词意境多在鼓励落魄或失意的人们,仍要满怀信心、努力奋斗,因而广获闽台地区乃至全国民众的喜爱,1990年代以来,闽南语歌曲风格愈加多元活泼。19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代表歌手有周杰伦蔡依林张惠妹萧亚轩张韶涵伍佰等,台湾地区代表乐团有S.H.E五月天苏打绿等。除了台湾本土歌手,许多港澳、大陆歌手和国外的华人歌手也来台发展,如来自香港的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郑秀文Twins;来自大陆的王菲丁当;来自东南亚的孙燕姿梁静茹林俊杰蔡健雅光良;来自美国的王力宏陶喆李玟等。
    台湾高山族歌谣历史悠久,多数是群体即兴创作的作品,歌谣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和人情世态,其中颂祖歌、劳动歌、征战歌、祭祀歌与情歌占有相当的比重。
    电影
    主词条:台湾电影
    台湾电影是中国电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电影的成长历史与大陆电影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台湾电影的特色是强调导演风格、爱选用非明星演员、注重台湾历史、喜爱实况拍摄,许多台湾电影佳作紧贴社会真实风貌,故事内容多围绕台湾本土民生,拍摄手法力求唯美,富有艺术风格。
    1925年是台湾电影正式发展的元年,由刘喜阳等人创办的“台湾电影研究会”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谁之过》标志着台湾电影萌芽阶段的起点,但到了1931年,日据时期的台湾电影受到了严重打压,殖民当局甚至禁止拍摄人员在电影中使用中国语言,试图从根源上扼杀台湾对于祖国的文化认同感,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台湾电影终于艰难地挺进了成长时期,政府也接管了日方的电影制作机构“台湾映画协会”与“台湾报道写真协会”将其合并为“台湾电影制片厂”
    1949年之后,“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台湾重要的影视制作基地,台湾电影界在当局扶持下拍摄大量汉语普通话剧情片。台湾第一部汉语普通话影片是1949年的《阿里山风云》,主题曲高山青》传唱至今,此片的幕后人员与创作团队皆成为了台湾影坛的中坚力量,在台湾电影的成长阶段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题材以民间故事为主的闽南语电影悄然兴起。
    1960年代,健康写实电影成为主流。与此同时,香港电影在台湾广受欢迎,爱情片、武侠片和功夫片成为主流。许多来自香港的电影公司也开始进军台湾电影市场,通过独立拍摄或合作拍摄的方式催生出大批优秀影片,也成为了台湾电影发展的重要契机。1962年台湾电影金马奖创立,这是台北金马影展的华人电影竞赛单元暨全球第一个华语电影奖项,旨在奖励世界各地优秀的华人电影创作与发展1970年代末,以翻拍作家琼瑶的小说为主的爱情片掀起一阵潮流,主题曲大为流行。
    1980年代,《儿子的大玩偶》《光阴的故事》等影片开启了“新电影”风潮。解严”后,以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为代表作,“新浪潮电影”开始在台湾兴起,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蔡明亮爱情万岁》等“新浪潮电影”作品在国际影坛屡获殊荣。同时,由于台湾电影表现手法大众多难理解,加上以美国电影为主的外国电影大举进入,台湾电影环境市场一度萎缩低迷。
    1990年代,一些中国导演前往好莱坞发展,其中台湾导演李安在好莱坞掀起了东方热潮,扬名国际影坛。李安凭借执导《卧虎藏龙》《断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三度获奥斯卡奖,凭借执导《断背山》《色·戒》两度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凭借执导《喜宴》《理智与情感》两度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1993年和1994年,李安执导的台湾电影《喜宴》《饮食男女》成功展现了儒家文化造就的华人家庭伦理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碰撞,这两部电影分别代表中国台湾地区获得第66届和第6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的提名。2001年,李安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通过两岸三地和美国的合作制片,成功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武侠和哲学的独特魅力,该片代表中国台湾地区荣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成为首部获得该殊荣的中国电影,并在全世界引发了“中国武侠热”。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邀请国际影评人投票选出全世界100大非英语电影,台湾导演执导的电影共有5部入选,包括侯孝贤的《悲情城市》(18名)、杨德昌的《一一》(25名)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38名),以及李安的《饮食男女》(54名)和《卧虎藏龙》(78名)。
    2008年魏德圣执导的台湾电影《海角七号》以国际化商业路线揉合本土特色内容,票房大获成功并获不少奖项。 2010年代在华语地区商业和口碑上取得成功的台湾电影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赛德克·巴莱》《我的少女时代》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4 天前
  • 签到天数: 57 天

    [LV.5]上尉

    528

    主题

    254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320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景名胜
    【主词条: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
    ·        综述
    台湾四周沧海环绕,境内山川秀丽,到处是绿色的森林田野,加上日照充足,四季如春,所以自古以来就有“美丽宝岛”的美誉,可供旅游观光的自然、人文景观极为众多。
    关于八景可以追溯到清代,不同时期的八景不同。流传较广的八景为:双潭秋月、玉山积雪、安平夕照阿里山云海清水断崖澎湖渔火大屯春色鲁谷幽峡,十二胜为:角板山、草山北投、新店、大溪、五指山、八卦山、虎头埤、狮头山、太平山、大里简、旗山、雾社。 [367-368]2005年,台湾观光旅游事务主管部门票选出的“台湾八景”是台北101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月潭阿里山玉山、高雄爱河垦丁太鲁阁峡谷
      
    不同时期的台湾八景
      
      
    年份
      
    八景
    1694年
    西屿落霞、东溟晓日、安平晚渡、沙鲲渔火、鹿耳春潮、斐亭听涛、澄台观海、鸡笼积雪
    1927年
    淡水、基隆旭冈、日月潭、鹅鸾鼻、寿山、八仙山、阿里山、太鲁阁峡
    1953年
    澎湖渔火、安平夕照、双潭秋月、大屯春色、清水断崖、阿里山云海、鲁阁幽峡、玉山积雪
    2005年
    台北故宫、日月潭、垦丁、高雄爱河、阿里山、太鲁阁、台北101、玉山
    参考资料:
    自1984年至2014年,先后成立垦丁、玉山、阳明山、太鲁阁、雪霸、金门、东沙环礁、台江、澎湖南方四岛,共9个“国家公园”管理处。台湾地区共规划建立11个“国家公园”(1个在建),总面积达803673.95公顷,其中陆地面积365100.15公顷,海域面积438573.80公顷,10处“国家公园”的陆地面积约占全岛陆地面积的10.08%,以保护台湾地区独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历史资源。此外,还有15个“国家”风景区、21个“国家”森林游乐区。
      
    公园
      
      
    公园名
      
    计划公告实施日期
    管理处成立日期
    垦丁“国家公园”
    1982年9月1日
    1984年1月1日
    玉山“国家公园”
    1985年4月6日
    1985年4月10日
    阳明山“国家公园”
    1985年9月1日
    1985年9月16日
    太鲁阁“国家公园”
    1986年11月12日
    1986年11月28日
    雪霸“国家公园”
    1992年7月1日
    1992年7月1日
    金门“国家公园”
    1995年10月18日
    1995年10月18日
    东沙环礁“国家公园”
    2007年1月17日
    2007年10月4日
    台江“国家公园”
    2009年10月15日
    2009年12月28日
    澎湖南方四岛“国家公园”
    2014年6月8日
    -
    寿山“国家自然公园”
    2011年11月1日
    2011年12月6日
    马告桧木“国家公园”
    -
    -
    台湾境内的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峡谷玉山垦丁阳明山等都是著名的自然旅游景观。台湾境内有不少特色温泉,温泉文化别具一格。台湾省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3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258座,是全世界少有的地理现象。因为山地多,台湾各类型的登山活动相当风行,由郊山(1500米以下)、中级山(1500米至3000米)至攀登高山百岳(3000米以上)。
    人文景观
    台湾位于城市的著名景点有2004年至2010年间为世界第一高楼的台北101大楼、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正纪念堂台北孙中山纪念馆、高雄爱河、各处夜市和各大商圈等。坐落于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所拥有的69.6万余件册文物为世界上极负盛名的古代中国艺术品珍藏; [191]中正纪念堂是台北市中正区一座为纪念蒋介石而兴建的建筑,园区广场南北侧建有台湾知名的艺术中心“两厅院”,除了供民众休憩外,常是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场地;台北孙中山纪念馆是为纪念孙中山百年诞辰而兴建的综合性文化设施,是户外运动、休闲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综合性休憩公园;遍布全台湾的夜市各具特色,小吃美食琳琅满目;台湾购物环境优越,台北市的信义商圈忠孝东路商圈、西门町商圈等是著名的购物商圈。台湾评出十大观光小城:大甲(台中市)、大溪(桃园县)、北投(台北市)、安平(台南市)、金城(金门县)、美浓(高雄市)、鹿港(彰化县)、集集(南投县)、瑞芳(新北市)、礁溪(宜兰县)。
    一级文物古迹的有23处:台北府城北门、圆山遗址、凤山县旧城、淡水红毛城、金广福公馆、彰化孔子庙、鹿港龙山寺、八通关古道、王得禄道、卑南遗址、八仙洞遗址、大坌坑遗址、西屿东谷、澎湖天后宫、西屿西台、基隆二沙湾炮台、赤嵌楼、二鲲炮台、台南孔子庙、祀典武庙、五妃庙、大天后宫、台湾城残迹。
    台湾省是中国尚没有世界遗产的4个省级行政区之一。根据世界遗产的申报程序,申请国首先须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因此台湾省申请世界遗产必须要通过两岸合作申遗的方式进行。台湾当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规范的世界遗产评定准则选出18处台湾世界遗产潜力点(含福建省金门马祖地区):大屯山火山群、太鲁阁公园、玉山公园、台铁旧山线、阿里山森林铁路、水金九矿业遗址、金门战地文化、马祖战地文化、卑南遗址与都兰山、淡水红毛城及其周围历史建筑群、栖兰山桧木林、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区兰屿聚落与自然景观、排湾及鲁凯石板屋聚落、桃园台地陂塘、乌山头水库嘉南大圳、乐生疗养院、澎湖石沪群。
    ·        名录
      
    台湾省著名景点
      
      
    城市/区域
      
    著名景点
    九份乌来淡水老街渔人码头野柳地质公园、淡水红毛城及其周遭历史建筑群、十分风景特定区、碧潭风景区平溪三峡老街十分老街
    台南孔子庙安平古堡赤崁楼曾文水库大天后宫大南门、安平树屋、延平郡王祠祀典武庙乌山头水库风景区、台江公园、西拉雅风景区、关子岭温泉亿载金城、草山月世界、七股盐山奇美博物馆井仔脚瓦盘盐田、七股泻湖、台湾文学馆
    大溪老街、桃园台地陂塘、小乌来风景特定区、东眼山森林游乐区
    龙磐公园鹅銮鼻公园、砂岛生态保护区、南湾猫鼻头公园、白沙湾海滩、关山风景区垦丁公园、恒春老街、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大鹏湾风景区、小琉球四重溪温泉、双流森林游乐区、垦丁森林游乐区恒春古城
    栖兰山桧木林、明池森林游乐区、礁溪温泉、北关海潮公园、龟山岛、太平山森林游乐区、南方澳
    兰屿聚落与自然景观、卑南遗址、都兰山、水金九矿业遗址、知本温泉绿岛三仙台、富冈地质公园、知本森林游乐区、绿岛朝日温泉、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日月潭风景区集集火车站埔里东埔温泉、杉林溪森林生态渡假园区、清境农场
    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区、澎湖石沪群、澎湖风景区、澎湖南方四岛公园、澎湖跨海大桥七美屿、二崁传统聚落、西屿西台、西屿西台、望安屿桶盘屿虎井屿
    新竹都城隍庙青草湖竹堑城迎曦门、十七千米海岸风景区
    峨眉湖北埔冷泉、内湾小镇、新埔小镇
    北港朝天宫、草岭风景区
    七星潭、九曲洞、长春祠步道、清水断崖苏花公路、富源森林游乐区、瑞穗温泉、鲤鱼潭、秀姑峦溪
    北部(北台湾
    东北角暨宜兰海岸风景区(新北市、宜兰县)、北海岸及观音山风景区(新北市、基隆市)、雪霸公园(新竹县、苗栗县、台中市)、拉拉山(桃园市、新北市)
    中部(中台湾
    参山风景区(新竹县、苗栗县、台中市、彰化县、南投县)、玉山公园(南投县、嘉义县、高雄市、花莲县)、观雾森林游乐区(新竹县、苗栗县)、合欢山森林游乐区(南投县、花莲县)
    南部(南台湾
    云嘉南滨海风景区(云林县、嘉义县、台南市)、茂林风景区(高雄市、屏东县)
    东部(东台湾
    东部海岸风景区(花莲县、台东县)、太鲁阁公园(花莲县、台中市、南投县)、花东纵谷风景区(花莲县、台东县)
    台湾当局控制的福建、广东岛屿
    金门公园(福建省岛屿,台湾当局实际控制)、东沙环礁公园(广东省岛屿,台湾当局实际控制)、马祖风景区(福建省岛屿,台湾当局实际控制)
    特产美食
      
    特产美食
      
      
    地区
      
    特产
    名食
    台北市
    士林刀、文山区铁观音(茶叶)、草山柑橘
    木瓜牛奶、活蛇、活鳖、青蛙汤、赤肉羹、牛丸、烧酒虾、蚵子煎、生蒸鹅肉、上海卤味、豆腐花
    台北县
    莺歌陶瓷、坪林文山包种茶、三峡龙井茶、石碇佛瓜茶、石门铁观音(茶叶)、八里绿竹笋、八里黑糯米
    树林酱油、三芝苦茶油、茶油面线、茶(餐)宴炸溪虾、蹲鱼餐
    桃园县
    大溪木器、龙潭龙泉包种茶、龟山百香果、角板山香菇
    大溪黑豆干、活鱼多吃、沙锅鱼头
    新竹县
    爱文街灯笼、峨眉乌龙茶、香山荔枝、花生酱
    新竹市贡丸、米粉、竹堑饼、柿饼、鲍鱼羹、黑糖姜汁汤圆、郭家润饼
    苗栗县
    公馆陶器、三义木雕、苑里帽席、竹南金纸、汉水稻草保暖笼、头屋绿茶、头屋膨风茶、大湖酸干茶、铜锣菊花茶、大湖草萄、卓兰水果、公馆红枣
    公馆福菜、牛心硬柿子、牛心软柿子
    台中县
    大甲帽席、东势水果、梨山温带水果、武陵温带水果
    太阳饼、凤梨酥、沙鹿肉角、肉脯、清水米糕、雪花斋饼、草湖芋、犁记月饼
    台中市
    -
    虱目鱼汤、润饼、广东粥、麻叶羹
    南投县
    竹山竹器、埔里蝴蝶标本、鹿谷冻顶乌龙茶、名间松柏长青茶、鱼池阿萨姆红茶等
    埔里绍兴酒、草屯双冬摈榔、油炸奇拉鱼
    彰化县
    鹿港竹器、木雕等
    鹿港牛舌饼等
    云林县
    西螺埔心竹器等
    西螺酱油等
    嘉义县
    新港制香等
    嘉义市方块酥等
    台南县
    关庙铜器等
    台南市黑桥牌香肠等
    高雄市
    -
    鳄鱼三吃等
    高雄县
    内门竹篓等
    冈山蜂蜜等
    屏东县
    满州乡港口茶等
    侯家盐水鸭等
    宜兰县
    南方澳珊瑚等
    宜兰胆肝等
    花莲县
    寿丰大理石等
    花莲芋头等
    台东县
    知本釉子茶等
    米苔目王等
    澎湖县
    文石等
    花生酥等
    金门县
    金门花岗石等
    金门一口酥等
    基隆市
    -
    鲁肉饭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官方商城|手机版|小黑屋|影子鹰YZYING ( 粤ICP备2021124288号 ) 本站已运行

    GMT+8, 2025-5-19 14:12 , Processed in 0.1189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