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6|回复: 15

山东省的介绍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4-28 08:4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上尉

    522

    主题

    21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289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25-4-12 19: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东省,简称“鲁”,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济南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接壤。全省陆域面积15.81万平方千米,毗邻海域面积约为15.86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12月,山东省共有设区的市16个;县级政区136个。2024年末常住人口10080.17万人。山东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区
    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商朝建立以前,山东是商族活动的中心,商前期的五次迁都,有三次在山东境内。商朝建立后,山东仍是其统治的中心地区。秦汉时期,今山东地区号称“膏壤千里”,农业经济发达。宋、金、元时期,山东地区经济处于滞退状态。 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清代,山东政区名称定为“山东省”。中华民国初期,划分为济南、济宁、胶东、东临4道。1949年3月,山东省下辖14个市。1967年,全省共辖9个地区,4个省辖市。
    山东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代文化的中心,以齐鲁文化而著称于世。  “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是新时期齐鲁文化的基本内涵。 山东省是实体经济大省,优势或强势产业都是实体经济。2024年山东省生产总值98566亿元、增长5.7%]山东省是全国首个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
    2024年7月31日,2024对话山东—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在济南举行,现场签约项目37个。
    中文名:山东省
    外文名:Shandong
    :齐鲁海岱
    行政区划代码:370000
    行政区类别:
    地理位置:中国大陆东部沿海
    :km²(陆域面积15.81万平方千米)
    下辖地区:16个地级市
    政府驻地:济南市历下区省府前街1号
    邮政编码:250000-276800(济南:2500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0080.17 万(2024年末常住人口)
    车牌代码:鲁A-鲁W
    地区生产总值:9.86 万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86003元 (2022年)
    :牡丹
    政府官网:http://www.shandong.gov.cn/
    :
    地理坐标:东经114°48′~122°42′、北纬34°23′~38°17′
    :济南市
    :北方方言
    主要港口: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
    人均可支配收入:42077元(2024年)
    1.    1名称衍变
    2.    2历史沿革
    3.    ▪先秦时期
    6.    ▪明清时期
    9.    3自然地理
    10.  ▪位置境域
    11.  ▪气候
    12.  ▪地质
    13.  ▪地形地貌
    14.  ▪水文水利
    15.  ▪自然灾害
    1.    ▪水资源
    2.    ▪海洋资源
    3.    ▪风能资源
    4.    ▪土地资源
    5.    ▪矿产资源
    6.    ▪生物资源
    7.    行政区划
    8.    ▪政区
    9.    ▪重要城市
    10.  政治
    11.  7人口
    12.  ▪人口数量
    13.  ▪民族
    14.  ▪语言
    15.  ▪宗教信仰
    16.  经济
    17.  ▪综述
    1.    ▪第一产业
    2.    ▪第二产业
    3.    ▪第三产业
    4.    ▪经济功能区
    5.    社会事业
    6.    ▪教育
    7.    ▪医疗
    8.    ▪科技
    9.    ▪文化事业
    10.  ▪体育
    11.  ▪社会保障
    12.  ▪环保
    13.  交通
    14.  ▪综述
    15.  ▪公路
    16.  ▪铁路
    17.  ▪航空
    18.  ▪水运
    1.    ▪隧道
    2.    11文化
    3.    ▪综述
    4.    ▪饮食
    5.    ▪习俗
    6.    ▪戏曲
    7.    ▪地区象征
    9.    ▪文物古迹
    11.  ▪综述
    12.  ▪重要景点

    名称衍变
    西周对原商王朝统治的地区实行“封邦建国”。今山东地区的封国主要有:太公吕尚(姜子牙)受封的齐国周公旦受封、其子伯禽代受封的鲁国。山东因此被称为“齐鲁之邦”或简称“鲁”。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设山东东路统军司,“山东”始作为政区名称。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清初设置山东省,“山东”才成为该省的专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4-28 08:4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上尉

    522

    主题

    21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289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9: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沿革先秦时期
    山东沂源猿人化石的发现,证明山东早在五六十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存。在距今约一万年左右,山东地区的古人类才逐渐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大约在距今八千至四千年之间,山东经历了先后直接继承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四个阶段,山东地区的古人类实现了由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乃至阶级社会产生的历史转折时期。而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创造者是山东地区的土著东夷人。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但山东仍由东夷各部族控制。商朝代夏之后,早期曾以今山东西南部为活动中心,及至周朝,实行“封邦建国”,齐、鲁是西周在山东境内两个最大的封国,在中国古代史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夏朝开始,山东进入奴隶制社会
    商朝建立以前,山东是商族活动的中心,商前期的五次迁都,有三次在山东境内。商朝建立后,山东仍是其统治的中心地区。 [178]
    西周时期,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仪之邦”。齐、鲁作为周王朝的两大支柱,经济、文化取得更快发展,对以后山东地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社会生产关系逐步发生变革,齐、鲁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发达。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统一天下,推行郡县制。在山东置齐、薛、琅玡、东海四郡,设50县。秦亡,项羽将齐地划为临淄、胶东、济北三国。西汉初年,山东大部成为刘肥的封地。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全国置13州刺史部和司隶校尉部,山东分属青、兖、徐、冀、幽、豫六州。王莽篡汉,托古改制,但山东地区无大变化。东汉时期,分天下为13部,山东为青、兖、徐、冀、豫五州之域。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山东为曹魏辖地。
    西晋时,州数增多,辖区变小,分全国为21州。山东分属青、徐、司、兖、豫、冀六州。东晋和十国,局势动荡不安,政区变化无常。北魏统一中国北方后,在山东设12州、42郡。这时州郡失去原来的地位,尤其是州已不能起集权于中央的作用。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统一中国后,结束了300年的分裂局面,对南北朝划定的州郡进行裁并,在地方实行二级行政制。这时山东设11郡、109县。唐初,唐太宗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在州府之上设督察区,谓之“道”。当时山东属河南、河北二道之地,下置14州、92县。五代嬗替,兴灭无常,政区设置略同唐代
    赵宋践祚,天下归一,全国设10道。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改道为路,山东属京东路与河北路。金占据山东,将山东分置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和河北东路、大名府路和南京路的一部分。元统一中国,山东被划为腹里,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省下再设路、府、州、县,实行五级管理。
    明清时期
    明初沿袭元制,仍设行中书省。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此为山东建省之始。后改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辖6府、15州、89县。清袭明制,将地方一级政区名称一律改称省。分全国为18行省,后增为23省。这时山东新置博山、荣成、海阳三县,省辖3道、10府、3直隶州、104县
    中华民国时期
    1913年2月,民国政府公布《划一地方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各省一律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山东设岱北道岱南道济西道胶东道4道,共辖107个县。1914年6月月,将岱北道改为济南道,岱南道改为济宁道,济西道改为东临道,其他未变。 [260]1928年废道,各县直属省。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山东,国民党省政府流亡。
    1938年7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发出关于恢复县、区、乡政权的指示,到年底有12个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7月,中共山东分局将山东划分为3个区和2个特区:胶济路南、陇海路北、津浦路东为一区,津浦路西为二区,胶东为三区,湖西、清河为特区。1940年8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成立,下辖16个专员公署,88个县。1943年9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改名为山东省行政委员会,下设5个主任公署及滨海直属专员公署,共辖18个专署和92个县级政权。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山东省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政府,下设5个行政公署,共辖21个专署、119个县。1949年3月,山东省政府改称山东省人民政府,下辖14个市(包括济南、青岛、徐州、潍坊4个省辖市)、140个县、2个办事处、2个特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将原来的16个专区合并为滕县、临沂、泰安、沂水、德州、惠民、淄博、昌潍、胶州、莱阳、文登11个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所属聊城、菏泽、湖西3个专区29个县划归山东。原河北省临清、馆陶、恩城、夏津、武城5个县划归山东,将山东的东光、吴桥、宁津、庆云、盐山、南皮6个县划归河北。徐州市、新海连市及丰、沛、华山、铜北、赣榆、邳、东海等县划归江苏
    1953年6月,滕县专区更名为济宁专区。7月,撤销湖西专区和沂水专区,将其所属县市分别划归济宁、菏泽和临沂专区。1954年12月,撤销淄博工矿区,设立淄博市。1958年,莱阳专区更名为烟台专区。1960年,撤销峄县,设立枣庄市。1963年,河南省东明县划归山东。1964年,范县划归河南。1965年,馆陶划归河北,河北省的宁津县、庆云县划归山东。1967年,专区更名为地区,全省共辖德州、惠民、昌潍、烟台、临沂、泰安、济宁、菏泽、聊城9个地区,济南、青岛、淄博、枣庄4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107个县。
    1981年5月,昌潍地区更名为潍坊地区。1982年11月,设立省辖东营市。1983年10月,撤销烟台地区、潍坊地区、济宁地区,设立地级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1985年3月,撤销泰安地区,设立地级泰安市。1987年6月,威海市升为地级市。1989年6月,日照市升为地级市。1992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1992年10月,莱芜市升为地级市。1994年12月,撤销临沂地区、德州地区,设立地级临沂市、德州市。1997年8月,撤销聊城地区,设立地级聊城市。2000年6月,撤销滨州地区、菏泽地区,设立地级滨州市菏泽市
    2024年11月2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在济南市历下区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定名为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山东省经济开发区政策。

    点评

    海!外直播 bitly.net/xbbbx 禁闻视频 bitly.net/xx4xx 倒的高官越来越多,一薄一厚难以满足大家胃口,都在翘首以盼下一只“大老虎”,大清只有一个和珅,而今遍地是和珅,个中何故?看这个就知道了..   发表于 2025-4-22 08: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4-28 08:4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上尉

    522

    主题

    21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289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地理位置境域
    山东省居太行山以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介于北纬34°25'~38°23',东经114°36′~122°43'之间,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山;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辽东半岛相对,东隔黄海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山东省东西长721.03千米,南北长437.28千米。濒临渤海和黄海,管辖海域面积约4.65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全长3504.74千米,管辖海域中有海岛589个。
    气候
    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天气多变,干旱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
    气温
    山东省年平均气温基本遵循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规律,但地区差别不大,多数都在13℃左右。1月全省各地的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为全年最低。鲁北和山东半岛内陆是全省气温最低的区域,一般在-3℃左右;半岛的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鲁南一般在-1.0~-0.2℃之间,是全省的高值区;其它地区多数都在-2.0~-1.0℃。夏季太阳辐射最强,各地夏季气温最高。7月是内陆地区气温最高的月份,而半岛的东部和南部沿海受海洋气候的影响,8月的气温才达到全年最高。除了成山头和泰山外,全省各地都可以出现≥35℃的高温。山东各地均可出现日最低气温≤-10℃的低温天气。山东无霜期一般为174~260天,其分布规律是南部多于北部,平原多于山地,沿海多于内陆。
    2023年,山东省平均气温15.0℃,较常年偏高1.2℃。其中,1—11月各月平均气温均偏高,3月、10月异常偏高3.7℃、2.4℃。2023年12月,11日—25日平均气温-4.6℃,较常年偏低5.2℃,为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冷。
    降水量
    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600~750mm之间,其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各地年降水日数基本遵循从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规律。鲁西北地区较少,多数在65~70天,宁津最少,只有62.7天;鲁东南和半岛的东部地区是降水日数最多的区域,一般在80~90天之间,其中文登最多,为90.9天;其它地区多数都在70~80天。泰山年平均降水日数高达95.1天。
    2023年,山东省年降水量671.5毫米,较常年偏多0.8%。2023年3月,山东省平均降水量2.8毫米,较常年偏少8成以上,为2015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2023年7月28日—31日山东省全省过程平均降水量60.7毫米,滕州、鄄城等22县(市、区)累积降水量超过100毫米,泰山最大286.4毫米。30日,泰山降水量196.4毫米,突破当地历史极值。春秋季阶段性降水偏少。10月,全省平均降水量2.2毫米,较常年偏少9成以上,为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次少值。11月出现强降水,鲁西北日降水量破历史同期极值
    日照
    山东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和云量的分布规律相反,从南往北增多,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全省变化范围为2200~2800小时。半岛的中东部和鲁北的大部分地区在2600~2800小时之间;鲁南最少,多数在2200~2400小时之间变化,其它地区多在2400~2600小时之间。蓬莱以2807小时居全省之首,鲁西南的成武只有2148小时,是全省最少,也是唯一不足2200小时的站点2023年,山东省平均日照时数2445.9小时,较常年偏多122.4小时。
    地质
    大地构造演化阶段
    山东陆块区是一个经历了不同演化的微大陆及地块经多期增生和碰撞、镶嵌、叠覆而形成的但又保存了重要地质时期记录的块体,具有独特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大地构造演化特征,构塑了丰富多彩的大地构造样式,可分为前南华纪、南华纪-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第四纪三大演化阶段。
    大地构造分区
    以优势大地构造相原则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依据,山东省大地构造分为陆块区、造山系和叠加造山-裂谷系。山东陆块中太古代-古元古代的地质记录,保存了该时期基底陆壳物质的组成、物质来源和形成环境,特别是由侵入岩构成的岩浆弧为标志--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和闪长岩+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DMG)组合以及表壳岩的火山-沉积记录、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热事件等特征,可将基底划分出古岩浆弧、古裂谷等三级构造单元。造山系是造山带的集成,是在大陆边缘受控于大洋岩石圈俯冲制约形成的前锋弧及其之后的一系列岛弧、火山弧、裂离地块和相应的弧后洋盆、弧间盆地或边缘海盆地,又经洋盆萎缩消减、弧-弧、弧-陆碰撞造山作用,多岛弧盆系转化形成的复杂构造域,整体表现为大陆岩石圈之间的时空域中特定的组成、结构、空间展布和时间演化特征的构造系统。可进一步划出二级、三级及序次更低的构造单元。
    侏罗纪以来,由于构造体制的转换,使山东进入滨太平洋构造域发展阶段,形成了交叉叠加在早期构造形迹之上的陆内造山带、构造岩浆岩带和火山-沉积盆地,使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拆沉、岩浆底侵、地壳减薄和裂谷作用发育。新生代岩浆作用、裂谷盆地、断陷盆地具有继承性,作为Ⅳ级构造单元的划分依据。
    地层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山脉主要由早前寒武纪花岗质片麻岩和片麻状花岗岩构成,鲁东丘陵区山脉则主要由中生代花岗岩构成。山东省各断代地层发育比较齐全,自中太古代至新生代地层都有分布,地表出露以中、新生代地层为主,其次为古生代地层,元古宙地层分布局限,太古宙地层零星出露。
    地形地貌
    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湖泊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地貌。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全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基本地貌类型。平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5.56%,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台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46%,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5.39%,主要分布在东部、鲁西南局部地区。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4.59%,主要分布在鲁中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
    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鲁中南山丘区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胶东丘陵区由花岗岩组成。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全省海拔50米以下区域占全省面积的53.71%,主要分布在鲁西、鲁北地区;50~200米区域占33.50%,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200~500米区域占11.53%,主要分布在鲁西南地区和东部地区;500米以上区域仅占1.26%,主要分布在鲁中地区。全省坡度2°以下区域占全省面积的71.02%,集中分布在鲁西、鲁北地区和鲁西南、鲁东局部地区;2°~5°区域占9.82%、5°~15°区域占11.78%,主要分布在鲁东地区;15°~25°区域占4.63%、25°以上区域占2.75%,主要分布在鲁中地区和鲁东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4-28 08:4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上尉

    522

    主题

    21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289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文水利
    水文
    山东省河流分属黄、淮、海三大流域及半岛独流入海水系。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千米/平方千米,干流长度在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10千米以上的有1552条。黄河横贯菏泽、济南等9市,在东营市垦利区入海。有沂河、沭河、梁济运河、洙赵新河、东鱼河、泗河、韩庄运河、大汶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漳卫河、小清河、潍河、大沽河大型河道15条
    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接壤带,总面积1494平方千米,兴利库容23亿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南四湖是境内最大淡水湖泊,是南水北调东线干线工程的调蓄枢纽,湖面总面积1266平方千米。东平湖是境内第二大淡水湖泊,是接纳和处理黄河下游及大汶河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调蓄水库,湖区总面积627平方千米
    水利
    山东省水利厅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7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胶东调水工程先后建成通水,打通了跨省跨市调水大通道,形成山东“T”字型骨干水网架构,发挥了统筹调配水资源、保障干旱年份用水安全的巨大作用。建成引黄闸63座,引黄体系遍布全省13个市,有力地支撑了全省用水需求。建成水库6424座、总库容113.48亿立方米,塘坝5.15万处、拦蓄库容12.3亿立方米,水闸5090座,泵站9396座;规模以上地下水源地212处,取水井919.6万眼,构建形成星罗棋布的水源工程体系。科学利用非常规水源,日淡化海水能力20万吨左右,年污水总处理量36.33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是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南水北调干线工程相衔接,共同构成山东省现代供水骨干水网,发挥工程整体效益。一期工程供水范围涉及全省13个市、68个县(市、区),6.42万平方公里。配套工程规划分14个单项工程,38个供水单元,总投资230亿元。南水北调工程自2013年11月15日正式建成通水以来,水资源供给能力明显提升。2014至2017年胶东半岛连续干旱出现严重供水危机期间,南水北调工程与地方引黄工程、胶东调水工程联合调度运行,向胶东半岛输送长江水、黄河水25.06亿立方米,保障了区域用水安全。截至2023年9月底第十个调水年度结束,工程累计调水80.27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4000多万人。2023年11月13日,第十一个调水年度省界调水正式启动,水利部批复本年度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量计划省界调水量10.01亿立方米,截至2023年11月21日上午8时,已调水入山东省0.37亿立方米
    胶东调水工程
    胶东调水工程是山东现代水网“一轴三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强化大中小微水利设施协调配套,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近年来,胶东调水工程配水范围由青岛市扩展到青岛、烟台、潍坊、威海四市,解决了历史上广北、寿北、潍北等高氟区75万人饮水困难,并承担了为工程沿线输送农业灌溉用水任务。截至2023年3月,胶东调水工程建成通水33年来,山东调水总引调黄河水、长江水118亿立方米,累计向胶东4市配水81.6亿立方米,已成为保障胶东地区用水安全的输水线、生命线。
    位山灌区
    位山灌区是全国第五大灌区、山东省最大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40万亩,占聊城总耕地面积的65%。灌区渠首——位山引黄闸位于东阿县刘集镇位山村,灌区骨干工程设有东、西2条输沙渠、2个沉沙区、1条总干渠和3条干渠,总长285公里;另外有分干渠53条,支渠393条,总长2216公里,各类水工建筑物5000余座,工程体系完善、布局合理,是聊城规模最大、功能显著的水利基础设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4-28 08:4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上尉

    522

    主题

    21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289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灾害
    山东省的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全年长期持续的严重干旱,局部地区易发生严重洪涝、病虫害、山体滑坡、泥石流和风暴潮等灾害。
    干旱
    干旱在山东省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全省平均每年受旱灾影响的耕地面积173.73万hm²。从1949—1990年的42年间,受灾面积累计7296万hm²,其中278万hm²面积绝产,共造成经济损失累计高达1139亿元。90年代以后,早灾进一步加重,到2000年,平均每年受灾面积327.47万hm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53.6亿元。
    2011年2月,山东出现自1951年山东省有气象水文纪录以来无有效降水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的气象干旱,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同期之最。自2010年入秋,山东省150多天基本无有效降水,全省平均降水不足15毫米,比常年偏少80%以上。截至2月21日,山东省仍有68万余人出现临时饮水困难,3489万亩冬小麦受旱;全省近400座水库干涸,380多条河道断流,3.5万眼机电井出水量明显不足。
    2022年上半年山东省降水量持续偏少,部分地区缺少有效降水,旱情持续发展。进入6月,山东省迎来多次降水过程,农作物旱情得到有效缓解。旱灾共造成全省1640.8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洪涝
    山东省洪涝灾害也十分严重,1949—1990年间,山东省发生了大的洪灾10次,年均受灾面积22.33万hm²,成灾面积17.4万hm²,倒塌房屋79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130亿元。90年代以来,山东省水灾累计造成经济损失413.97亿元,作物产量下降19%。2000年,全省洪涝灾害面积56.04万hm²,其中7.05万hm²面积绝收。 2023年,山东省洪涝灾害受灾人口11.0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73千公顷;倒塌房屋8间;直接经济损失8238.75万元,为近五年来同期最轻
    病虫害
    山东省农田病虫害发生面积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粮食、棉花和油料等各种农作物的生产,2000年,山东省夏蝗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达28.6万hm²。这是全省近30年来蝗情发生面积最大的一次。其中东营市发生面积占全省的1/2、全国的1/4还强,灾情之重为建市以来所未有。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病虫害。据统计,全省病虫害发生面积达32.79万hm²,成灾面积21.56万hm²,绝收面积1.38万hm²,因灾减产粮食达32.88万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4-28 08:4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上尉

    522

    主题

    21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289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资源水资源
    山东省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资源性缺水。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全省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15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4,属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全省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7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从鲁东南沿海的850毫米向鲁西北内陆的550毫米递减;鲁中南地区的蒙山、五莲山等地,年径流深在300毫米以上;鲁西北地区的临清市、冠县一带,是全省的年径流最低值区,年径流深不足25毫米;高值区与低值区的年径流深比值达10倍以上
    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剧烈。丰、枯水年交替变化,连丰、连枯是山东省水资源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全省水资源总量最大829.7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116.8亿立方米(1989年),极值比达7.1。在年内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年降水量的3/4、天然径流量的4/5集中在汛期,特别是7、8月;部分年份甚至就集中在一、两次特大暴雨洪水之中。年际年内变化剧烈的自然特点,是造成山东省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也给山东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很大困难。 [3]
    山东省外调水依赖程度高。2021—2022年度,山东省跨流域调水量51.55亿立方米,其中黄河水46.24亿立方米,东平湖水3.38亿立方米,峡山水库水1.63亿立方米
    2023年山东省平均年降水量688.6mm,比2022年878.0mm偏少21.6%,比多年平均673.0mm偏多2.3%,属平水年份。2023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249.75亿m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57.59亿m³、地下水资源量为159.74亿m³、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92.16亿m³
    2023年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48.30亿m³,比年初蓄水总量58.87亿m³减少10.57亿m³。2023年年末与年初相比,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总体呈下降变化的趋势,平均下降幅度为0.31m,地下水蓄水量减少8.26亿m³。2023年年末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漏斗区面积为8386km²,比年初增加100km²。
    2023年全省总供水量为223.41亿m³。其中,当地地表水供水量占31.9%,跨流域调水量(引黄、引江)占28.0%,地下水供水量占31.8%,其他水源供水量占8.3%
    海洋资源
    山东省濒临渤海和黄海,拥有15.86万平方千米的毗邻海域,海岸线全长3504.74千米。海洋生物、海洋矿产、海洋旅游及海洋空间等资源丰富。山东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全省管辖海域共有海岛589个,其中,有居民海岛32个,无居民海岛557个。海岸分布70余处优良港湾,是中国海湾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莱州湾为渤海的三大海湾之一,其周边是中国最大的盐场之一。山东近海的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多达800多种,其中,海洋鱼类资源284种、海洋甲壳类资源108种、头足类资源21种
    风能资源
    山东是中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开发潜力巨大。沿海风力资源丰富,海上风能具有风速高、静风期少、风电效率高的特点。有效风能密度为每平方米200~600千瓦时,可利用面积13700平方千米,可装机容量0.04亿千瓦,远景发电量100亿千瓦时。
    土地资源
    耕地
    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耕地645.64万公顷。其中,水田9.83万公顷,占1.52%;水浇地468.73万公顷,占72.60%;旱地167.08万公顷,占25.88%
    园地
    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园地121.77万公顷。其中,果园108.65万公顷,占89.23%;茶园1.3万公顷,占1.07%;其他园地11.81万公顷,占9.70%
    林地
    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林地253.51万公顷。其中,乔木林地170.91万公顷,占67.42%;竹林地0.07万公顷,占0.03%;灌木林地6.52万公顷,占2.57%;其他林地76.01万公顷,占29.98%
    草地
    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草地24.31万公顷。全部为其他草地。
    湿地
    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湿地24.65万公顷。其中,沿海滩涂19.83万公顷,占80.42%;内陆滩涂4.83万公顷,占19.58%。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85.31万公顷。其中,城市用地55.90万公顷,占19.59%;建制镇用地58.55万公顷,占20.52%;村庄用地138.65万公顷,占48.60%;采矿用地27.65万公顷,占9.69%;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4.55万公顷,占1.60%。
    交通运输用地
    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交通运输用地47.71万公顷。其中,铁路用地3.35万公顷,占7.03%;轨道交通用地0.09万公顷,占0.20%;公路用地23.78万公顷,占49.85%;农村道路18.73万公顷,占39.26%;机场用地0.55万公顷,占1.15%;港口码头用地1.16万公顷,占2.44%;管道运输用地0.03万公顷,占0.07%。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34.52万公顷。其中,河流水面26.73万公顷,占19.87%;湖泊水面11.88万公顷,占8.83%;水库水面16.22万公顷,占12.06%;坑塘水面35.79万公顷,占26.61%;沟渠34.67万公顷,占25.77%;水工建筑用地9.23万公顷,占6.86%。
    矿产资源
    山东省矿产资源种类齐全、类型多样。“十三五”期间,新增金资源量96.32吨,铁资源量2.54亿吨,煤资源量4.69亿吨。新发现大型矿产地金12处、铁4处、煤4处、岩盐3处。胶东地区成为世界第三大金矿区,莱芜张家洼铁矿成为全国最大的矽卡岩型富铁矿,稀土、金刚石、岩盐等均取得新进展。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已查明资源储量的93种矿产,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56种,水气矿产3种。保有资源储量列全国前10位的有74种,占查明资源储量矿种数量的79.57%,其中金、金刚石、自然硫、石膏、玻璃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红土等6种矿产保有资源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各类持证矿山企业969个(油气按1个统计),比2021年度增加113个,增加11.66%。按矿山规模统计,大型矿山414个、中型矿山295个、小型矿山260个,大中型矿山占比73.16%,远高于全国52.99%的平均水平。按矿种统计,金矿84个、铁矿89个、煤矿99个、水泥用灰岩69个、地热240个、矿泉水43个、盐矿42个、溴矿42个、各类砂石土类矿山153个。2022年全省开发利用矿产53种,年开采矿石总量(原矿量)4.36亿吨、天然气7.96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动物资源
    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有陆生脊椎动物558种,其中鸟类471种、哺乳类47种、爬行类30种、两栖类10种,主要分布在黄河三角洲莱州湾胶州湾等沿海湿地以及南四湖东平湖、黄河滩区等内陆湖泊。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110种,其中丹顶鹤中华凤头燕鸥大鸨猎隼黑脸琵鹭金雕白尾海雕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2种,豹猫大天鹅鸳鸯大杓鹬白斑军舰鸟雀鹰秃鹫红隼震旦鸦雀红喉歌鸲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8种。山东省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气候条件适宜,迁徙鸟类种类多、数量大、历时长,鸟类资源丰富,有鸟类471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0%以上。总体看,山东省野生动物资源特点是东多西少,鸟多兽少。
    植物资源
    全省有野生高等植物179科2064种,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和鲁中南山区。其中,苔藓植物55科368种,占17.8%;蕨类植物24科97种,占4.7%;裸子植物3科4种,占0.2%;被子植物97科1595种,占77.3%。山东地处中国暖温带沿海地区,位于南北过渡地带,西部和北部均为大平原,有利于其他地区植物的扩散定居,南北交汇特点显著。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15种,由自然资源(林业)部门管理的6种,分别为桧叶白发藓紫点杓兰大花杓兰甘草玫瑰紫椴,均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青岛市、烟台市等沿海地区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2年3月,山东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488个,基本形成以自然保护地为主体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原生地)保护体系,有效丰富了生物多样性。严格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建立林木种质资源库等措施,全省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全省建立了33处省级以上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75%的县(市、区)设立了禁猎区和禁猎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体系基本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4-28 08:4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上尉

    522

    主题

    21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289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政区划政区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山东省共有设区的市16个;县级政区136个,其中市辖区58个、县级市26个、县52个;乡镇级政区1825个,其中街道698个、镇1071个、乡56个山东省人民政府驻地为济南市历下区省府前街1号
      
    山东省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代码
      
    地级(市)
    县级(县、区)
    面积
      
    (平方千米)
    政府驻地
    370100
    --
    10244
    市中区
    370102
    --
    101
    370103
    281
    370104
    152
    370105
    259
    370112
    1301
    370113
    1209
    370114
    1719
    370115
    1099
    370116
    1740
    370117
    506
    370124
    715
    370126
    1162
    370200
    --
    11290
    市南区
    370202
    --
    32
    370203
    65
    370211
    2128
    370212
    396
    370213
    99
    370214
    583
    370215
    1920
    370281
    1324
    370283
    3176
    370285
    1568
    370300
    --
    5964
    张店区
    370302
    --
    960
    370303
    360
    370304
    698
    370305
    664
    370306
    306
    370321
    509
    370322
    831
    370323
    1636
    370400
    --
    4564
    薛城区
    370402
    --
    374
    370403
    508
    370404
    635
    370405
    533
    370406
    1019
    370481
    1495
    370500
    --
    8617
    东营区
    370502
    --
    1187
    370503
    2267
    370505
    2331
    370522
    1666
    370523
    1166
    370600
    --
    13865
    莱山区
    370602
    --
    180
    370611
    934
    370612
    1515
    370613
    334
    370614
    1197
    370681
    906
    370682
    1732
    370683
    1931
    370685
    1433
    370686
    1794
    370687
    1909
    370700
    --
    16142
    奎文区
    370702
    --
    270
    370703
    1306
    370704
    895
    370705
    163
    370781
    1569
    370782
    2151
    370783
    1990
    370784
    1712
    370785
    1523
    370786
    1631
    370724
    1831
    370725
    1101
    370800
    --
    11187
    任城区
    370811
    --
    884
    370812
    650
    370881
    815
    370883
    1616
    370826
    1738
    370827
    653
    370828
    888
    370829
    975
    370830
    889
    370831
    1118
    370832
    961
    370900
    --
    7762
    泰山区
    370902
    --
    337
    370911
    1750
    370982
    1934
    370983
    1277
    370921
    1125
    370923
    1339
    371000
    --
    5799
    环翠区
    371002
    --
    991
    371003
    1615
    371082
    1527
    371083
    1665
    371100
    --
    5359
    东港区
    371102
    --
    1266
    371103
    778
    371121
    1497
    371122
    1818
    371300
    --
    17191
    兰山区
    371302
    --
    891
    371311
    568
    371312
    834
    371321
    1719
    371322
    1195
    371323
    2414
    371324
    1724
    371325
    1660
    371326
    1823
    371327
    1751
    371328
    1602
    371329
    1010
    371400
    --
    10361
    德城区
    371402
    --
    544
    371403
    1213
    371481
    1173
    371482
    992
    371422
    833
    371423
    502
    371424
    1016
    371425
    1411
    371426
    1047
    371427
    882
    371428
    748
    371500
    --
    8720
    东昌府区
    371502
    --
    1443
    371503
    1003
    371581
    950
    371521
    1065
    371522
    1420
    371524
    729
    371525
    1161
    371526
    949
    371600
    --
    9664
    滨城区
    371602
    --
    1043
    371603
    2218
    371681
    1252
    371621
    1363
    371622
    798
    371623
    2090
    371625
    900
    371700
    --
    12159
    牡丹区
    371702
    --
    1428
    371703
    846
    371721
    1968
    371722
    1647
    371723
    989
    371724
    1302
    371725
    1634
    371726
    1032
    371728
    1307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6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4-28 08:4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上尉

    522

    主题

    21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289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要城市
    济南
    济南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济南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文化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四周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聊城等市相邻。总面积10244.45平方千米。1994年2月,济南市被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城市,设10区,2县。2023年末常住人口943.7万人。2023数字百强市中,济南位列第15名。2023年12月,济南市入选2023中国城市宜居百强市。2024年1月,入选2023年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市名单1月22日,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得批复。
    青岛地处黄海之滨、山东半岛南部,因海中小岛“小青岛”、海边村落“青岛村”而得名。青岛是山东省辖城市,1981年,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4月,被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6年10月15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2023数字百强市中,青岛市位列第11名截至2023年12月底,辖市南区、市北区、黄岛区、崂山区、李沧区、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共7区3市,108个街道、36个镇。2023年末常住人口1037万人2023年12月,青岛市入选2023中国城市宜居百强市。2024年1月,入选2023年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市名单。
    政治        
      
    山东省四套班子主要领导
      
      
    机构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
    书记
    副书记
    常委
    邓云锋、夏红民(兼纪委书记)、白玉刚、刘强、曾赞荣、王爱国、张海波、江成、范波、周立伟 、石华杰
    秘书长
    范波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林武
    副主任
    杨东奇、孙立成、王随莲、王良、范华平、王艺华、徐海荣、赵豪志
    秘书长
    张斌
    山东省人民政府
    省长
    周乃翔
    副省长
    张海波、宋军继、陈平、李伟、王桂英、温暖、孙喜民
    秘书长
    徐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
    主席
    副主席
    林峰海、孙继业、王修林、程林、刘均刚、段青英、张新文
    秘书长
    秦传滨
    人口人口数量
    截至2020年11月,山东省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1432931人,占50.66%;女性人口为50094522人,占49.3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6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提高0.34个百分点。
    2024年末,山东省常住人口10080.17万人。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7.99%,16-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占57.39%,60岁及以上人口占24.6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48%,比2023年末提高0.9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4.9万人,出生率6.42‰;死亡人口81.7万人,死亡率8.09‰;人口自然增长率-1.67‰。 截至2023年底,全省有60岁以上人口2391万人,占比23.62%,老年人口数量居全国首位,且呈现出总量大、增速快、高龄化等特点。
    2025年3月18日,山东省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统计公报显示,山东省人口减少42.8万人。
    民族
    山东省是少数民族散居省份,56个民族齐全,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少数民族常住人口90.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89%),其中8个民族人口过万(回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壮族),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0%;维吾尔族、藏族常住人口分别为0.9万、0.4万。少数民族常住人口5万人以上的市9个(济南、青岛、泰安、德州、菏泽、临沂、潍坊、聊城、济宁),1万人以上的县(市、区)29个,民族镇4个、民族村207个、民族社区7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50万人,多来自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市较为集中。
    语言
    山东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区,又叫北方官话区。根据最新汉语方言分区的结果,山东方言内部各地方言又分别归属于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即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
    冀鲁官话是通行于河北、津京以及山东省济南、淄博、德州、聊城、滨州、泰安地区等40多个市县的北方方言。中原官话是通行于河南、陕西和江苏、安徽两省北部,以及山东省菏泽、临沂、济宁、枣庄等地区近30个市县的北方方言。胶辽官话是通行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北方方言。其中包括山东省青岛、烟台、威海地区等约40个市县,即人们常说的“胶东方言”的范围。
    宗教信仰
    山东省是宗教工作重点省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宗教俱全。 佛教和道教都有千年以上历史。伊斯兰教主要自13世纪随着回族穆斯林的徙居繁衍而发展。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在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后获得较迅速的传播。20世纪40年代末,山东省宗教信徒约60万人。50年代,山东省天主教、基督教界掀起反帝爱国运动和三自爱国运动,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废除了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各种宗教陆续建立爱国组织,协助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帮助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不断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代表宗教界合法权益,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开展有益的工作,组织正常的宗教活动及办理教务。 截至2022年底,依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5000余处。经认定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5000余人。依法登记的宗教团体300余个。宗教院校2所。
    佛教
    佛教于两汉时期在山东传播,南北朝时期初盛,隋唐进入鼎盛期,至清末民初衰落。民国期间山东佛教寺庙数量锐减。建国前,山东佛教主要宗派有禅宗天台宗净土宗。佛教信徒无严格入教仪式,人数较难统计。山东省佛教文化名胜较多,著名古寺庙和佛教文物受到国家保护。
    道教
    山东省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齐国等地盛行巫术、神仙方术和黄老之学,为中国早期道教两大派别之一太平道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汉灵帝时,张角利用太平道发动黄巾农民大起义,青州、兖州一带道徒参加起义众至百万,后被统治者残酷镇压。魏晋时期,道教分化,一部分向上层发展;民间则继续流行“通俗道教”。
    南北朝时,北魏太平真君年间嵩山道士寇谦之,在崇信道教的太武帝支持下,创立新天师道(又称北天师道);南朝宋明帝时庐山道士陆修静创南天师道。道教的教规、仪范经二人修订后逐步定型,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宗教。北天师道在山东传播较广。唐时期,中国道教隆盛,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崇道政策,促进道教在山东的发展。
    金元之际,王重阳在胶东创立全真教,道徒遍布山东各地。元朝,全真道是国内举足轻重并在民间拥有较大势力的道教派别。明朝以后转衰,但迄今仍是山东省道教主要派别。
    伊斯兰教
    唐宋时期,山东有少量穆斯林活动。元朝以来,伊斯兰教随回民徙居繁衍而广为传播和发展。山东省伊斯兰教以寺坊为行教单位。寺坊是以清真寺为中心,包括其周围穆斯林(主要是回族)居民的传统组织。明清以来山东伊斯兰教实行三掌教世袭制,迄20世纪50年代彻底废除。现通行阿訇聘任制,各清真寺建立寺管会民主管理教务。
    经堂教育对山东伊斯兰教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16世纪中国伊斯兰教始有经堂教育。这种招收穆斯林青少年在清真寺内学经的宗教教育制度,于17世纪传入山东并普及。济宁伊斯兰教学者、回族经师常志美倡导山东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培养了大批经师,形成“山东学派”。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新式经学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指导各地清真寺培养海里凡。
    天主教
    天主教于17世纪30年代传入山东,1839年成立了山东代牧区,主教堂在武城县十二里庄,为山东最早的天主教堂,1863年迁至济南。 19世纪山东天主教得到较快发展。
    基督教
    19世纪30年代,基督教传入山东;鸦片战争之前,西方差会在山东仅有零星的传教活动。1858~1860年《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后,英、美、法等国的传教士大量涌入,教会势力迅速扩展。辛亥革命前后至大革命时期,山东省基督教徒积极投入自立活动,外国差会则极力促成本色教会,以应付基督教徒们日益高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基督教自立运动遭到很大挫折。在差会势力控制下,自立教会发展艰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山东基督教界响应全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彻底摆脱了外国势力的控制,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50多年来,三自爱国运动改变了山东基督教的“洋教”形象,消除了过去外国差会所造成的教派林立、互相攻讦的局面,实行了联合礼拜,普遍建立了爱国组织,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爱国爱教,坚持自治、自养、自传,成为山东基督教的发展主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4-28 08:4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上尉

    522

    主题

    21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289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综述
    2024年全年全省生产总值为9856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617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9609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2340亿元,同比增长5.4%。
    2024年,山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数字经济撑起“半壁江山”,规模占比超过49%;服务业增加值达5.23万亿元、同比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9万亿元、同比增长5%;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4%;全年接待游客超9亿人次,旅游收入破万亿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5亿千瓦,占比历史性超过煤电
    第一产业
    2024年,山东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2832.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3年增长3.9%。农业经济总量连续3年稳定在1.2万亿元以上,农业大省地位进一步稳固。分行业看,农林牧渔各业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种植业产值6753.2亿元,增长3.4%;林业产值251.9 亿元,增长5.2%;畜牧业产值2948.5亿元,增长2.8%;“蓝色粮仓”建设助推渔业较快发展,渔业产值1739.4 亿元,增长4.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139.3亿元,增长8.9%。
    2024年,山东省粮食播种面积12618.9万亩,比2023年增长0.3%;单产452.5公斤/亩,增长0.7%;总产量1142.0亿斤,增长1.0%,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全省油料播种面积948.4万亩,增长0.7%;总产量284.3万吨,增长1.3%。棉花播种面积达到149.7万亩,增长3.4%;总产量12.7万吨,增长1.0%。蔬菜总产量突破9600万吨,比2023年增长3.8%。大力推进低产果园改造,实施提质增效工程,加强现代果园建设,特色品种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果业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园林水果实现产量2123.0万吨,增长4.0%;瓜果产量达到1200万吨,增长3.0%。
    2024年,山东省猪牛羊禽肉产量928.3万吨,比2023年增长2.5%。生猪出栏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全年出栏4333.6万头,下降7.0%;年末生猪存栏2673.4万头,下降4.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88.7万头,增长0.3%。牛羊生产规模收缩,牛出栏246.8万头,下降8.1%;羊出栏1982.6万头,下降13.7%。牛奶产量313.5万吨,下降1.5%。肉禽生产增势稳固,禽蛋产量有所下降。其中,家禽出栏35.2亿只,增长13.5%;禽蛋产量438.2万吨,下降5.2%。
    2023年,山东省打造67个国家级海洋牧场,139个省级海洋牧场。重点支持重力式深水网箱、桁架类大型养殖装备建设,推进工厂化和陆基圆桶养殖,设施渔业发展步伐加快,水产品产量稳步提升。2024年,山东省水产品总产量(不含远洋渔业产量)907.3万吨,增长3.5%。其中,海水产品产量779.8万吨,增长3.5%;淡水产品产量127.5万吨,增长3.3%。
      
    2024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及增长速
      
      
    指标
      
    总产值(亿元)
    2023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12832.3
    3.9
    农业
    6753.2
    3.4
    林业
    251.9
    5.2
    牧业
    2948.5
    2.8
    渔业
    1739.4
    4.7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1139.3
    8.9
    资料来源: [46]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
      
    产量(万吨)
    2023年增长(%
    粮食
    5710.2
    1.0
    夏粮
    2716.5
    1.6
    秋粮
    2993.7
    0.4
    棉花
    12.7
    1.0
    油料
    284.3
    1.3
    蔬菜及食用菌
    9623.2
    3.8
    水果
    3324.6
    3.6
    园林水果
    2123.0
    4.0
    第二产业
    2024年,山东省全部工业增加值31934.9亿元,比2023年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分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6%。建筑业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有工作量企业13185家,比2023年末增加615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922.9亿元,比2023年增长6.1%。
    2024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23年增长8.3%,增速高于2023年1.2个百分点。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40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97.6%,与前三季度持平,较上半年扩大2.4个百分点。
    2023年,山东省增加值总量居前十位的工业大类行业中有9个实现增加值增长,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七成,有力支撑全省工业发展。其中,石油、化工、通用设备、汽车等重点行业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11.0%、13.7%、14.4%、20.5%,分别高于全部规上工业3.9、6.6、7.3、13.4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2022年增长9.7%,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2.6个百分点,分别较前三季度、上半年提高0.4、2.5个百分点。其中,互感器、服务机器人、光电子器件等新动能产品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6.9%,较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电气机械等行业产销水平较高,产销率分别为98.5%、97.5%,分别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6、0.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服务
    2024年,山东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234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23年增长5.4%,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53.1%,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0.2%,拉动全省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
    2024年,山东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2%,增速高于2023年1.9个百分点,高于前三季度0.1个百分点。调查显示,全年服务业经营状况景气指数持续位于“较为景气”区间,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平稳,对2025年一季度预期良好。
    2024年,山东省共接待国内游客9.1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879.2亿元,按可比口径,比2023年分别增长11.3%和12.0%。新增5A级景区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五星级酒店7家,五星级民宿36家.
    零售
    2024年,山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60.4亿元,比2023年增长5.0%。其中,餐饮收入4680.7亿元,增长7.7%;商品零售额33279.7亿元,增长4.7%。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842.8亿元,增长4.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117.6亿元,增长5.8%。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2023年增长12.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5%,金银珠宝类增长2.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2%,汽车类增长2.7%,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33.9%,新能源汽车增长32.0%。2024年,山东省网上零售额7543.1亿元,比2023年增长7.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354.3亿元,增长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7%。
    运输
    2024年,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客运量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客运量3.6亿人次。完成货运量34.6亿吨。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旅客周转量1053.6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15336.4亿吨公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20.7亿吨,比2023年增长5.1%;集装箱吞吐量4502.3万标箱,增长7.9%。
    电信
    2024年,山东省电信业务总量1113.0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039.1亿标准量。快递业务量95.2亿件。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844.2万户,其中100M以上高速率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占98.0%。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118.1部/百户。移动互联网用户10579.0万户。
    保险
    2024年,山东省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598.1亿元,比2023年增长4.6%。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87.4亿元,增长7.2%;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610.7亿元,增长3.6%。承担各类风险责任金额438.3万亿元,赔付支出1456.2亿元。农业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3.3亿元,增长12.7%,为1717.7万户(次)农户提供2045.4亿元风险保障。
    金融
    2024年,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2920.8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3826.6亿元,比2023年末增长8.7%,比年初增加13899.6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51134.7亿元,增长9.0%,增加12467.5亿元。涉农贷款余额38848.7亿元,增长12.5%,增加4445.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681.3亿元,增长20.0%,增加5812.6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710.1亿元,增长17.3%,增加3035.3亿元。绿色贷款余额22052.5亿元,增长29.4%,增加4994.1亿元。
      
    2024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年末余额(亿元)
    2023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
    173826.6
    8.7
    其中:境内住户存款
    108435.7
    11.5
    其中:人民币
    108018.0
    11.5
    境内非金融企业存款
    45165.9
    3.9
    各项贷款
    151134.7
    9.0
    其中:境内住户贷款
    47910.3
    3.9
    境内企(事)业单位贷款
    101764.0
    11.8
    资料来源:
    经济功能区
    山东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以县(市、区)为单元确定三类主体功能区。其中,农产品主产区52个,主要位于鲁西、胶莱、沂沭等平原地区,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17个,主要位于泰山、沂蒙山、昆嵛山、黄河三角洲、南四湖等地区,是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重要区域;城市化地区67个,主要位于济南、青岛都市圈的核心区域,设区市市辖区,以及胶济、京沪等重要交通廊道,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经济开发区
    截至2023年8月,山东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60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9家,省级开发区131家。2024年1月,商务部公布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山东9家国家级经开区入围商务部考核评价“百强”,较2022年增加6家。其中,1984年成立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既属于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经开区,也是山东省经开区的“领头羊”,在商务部的排名中常年位列省内前两名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23年8月,山东省政府发文批复设立诸城、兖州、宁阳、齐河、邹平、坊子、龙口等7家省高新区,全省高新区数量增至27家,其中省高新区增至14家。高新区已经成为该省工业经济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以占全省1.7%的陆地面积创造了12.9%的地区生产总值和15.5%的进出口总额,集聚了全省超过21.9%的高新技术企业,贡献了超过47.6%的有效发明专利,建设了60%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4-28 08:4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上尉

    522

    主题

    21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影子鹰拥护者

    积分
    62897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0: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事业教育
    2023年,山东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技工院校)3.6万所,在校生2211.27万人,教职工168.65万人。技工院校215所,招生18.4万人,年末在校生44.8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45所、幼儿园376所。
    2024年,山东省技工院校221所,招生16.7万人,年末在校生45万人。新增中小学学位28.8万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超过60%。康复大学作为全省首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正式建校招生,新增高职院校4所、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0个。遴选110所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15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全部通过验收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名单
      
      
      
      
    学校名称
      
    学校标识码
    主管部门
    所在地
    办学层次
    备注
    4137010422
    教育部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0423
    教育部
    青岛市
    本科
    -
    4137010424
    山东省
    青岛市
    本科
    -
    4137010425
    教育部
    青岛市
    本科
    -
    4137010426
    山东省
    青岛市
    本科
    -
    4137010427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0429
    山东省
    青岛市
    本科
    -
    4137010430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0431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0433
    山东省
    淄博市
    本科
    -
    4137010434
    山东省
    泰安市
    本科
    -
    4137010435
    山东省
    青岛市
    本科
    -
    4137010438
    山东省
    潍坊市
    本科
    -
    4137010439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0440
    山东省
    滨州市
    本科
    -
    4137010441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0443
    山东省
    济宁市
    本科
    -
    4137010445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0446
    山东省
    济宁市
    本科
    -
    4137010447
    山东省
    聊城市
    本科
    -
    4137010448
    山东省
    德州市
    本科
    -
    4137010449
    山东省
    滨州市
    本科
    原滨州学
    4137010451
    山东省
    烟台市
    本科
    -
    4137010452
    山东省
    临沂市
    本科
    -
    4137010453
    山东省
    泰安市
    本科
    -
    4137010454
    山东省
    济宁市
    本科
    -
    4137010455
    山东省
    菏泽市
    本科
    -
    4137010456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0457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0458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0825
    山东省教育厅
    淄博市
    本科
    民办
    4137010868
    山东省教育厅
    青岛市
    本科
    民办
    4137010904
    山东省
    枣庄市
    本科
    -
    4137010908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1065
    山东省
    青岛市
    本科
    -
    4137011066
    山东省
    烟台市
    本科
    -
    4137011067
    山东省
    潍坊市
    本科
    -
    4137011324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1510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1688
    山东省
    烟台市
    本科
    -
    4137012331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2332
    山东省教育厅
    烟台市
    本科
    民办
    4137012843
    山东省教育厅
    潍坊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006
    山东省教育厅
    济南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015
    山东省教育厅
    青岛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320
    山东省教育厅
    青岛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322
    山东省教育厅
    济南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324
    山东省教育厅
    济南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356
    山东省教育厅
    济南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359
    山东省教育厅
    烟台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373
    山东省教育厅
    聊城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378
    山东省教育厅
    青岛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379
    山东省教育厅
    潍坊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383
    山东省教育厅
    济南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386
    山东省
    东营市
    本科
    -
    4137013387
    山东省教育厅
    日照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624
    山东省教育厅
    泰安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857
    山东省教育厅
    德州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874
    山东省教育厅
    威海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995
    山东省教育厅
    青岛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997
    山东省教育厅
    烟台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998
    山东省教育厅
    济南市
    本科
    民办
    4137013999
    山东省教育厅
    泰安市
    本科
    民办
    4137014002
    山东省教育厅
    烟台市
    本科
    民办
    4137014100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4276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4277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4327
    山东省教育厅
    青岛市
    本科
    民办
    4137014438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4439
    山东省
    济南市
    本科
    -
    4137010442
    山东省
    临沂市
    专科
    -
    4137010444
    山东省
    菏泽市
    专科
    -
    4137010832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4137011827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4137012062
    山东省
    日照市
    专科
    -
    4137012070
    山东省教育厅
    济宁市
    专科
    民办
    4137012324
    山东省
    青岛市
    专科
    -
    4137012326
    山东省
    威海市
    专科
    -
    4137012328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4137012329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4137012330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4137012335
    山东省
    济宁市
    专科
    -
    4137012391
    山东省
    潍坊市
    专科
    -
    4137012396
    山东省
    烟台市
    专科
    -
    4137012440
    山东省
    东营市
    专科
    -
    4137012441
    山东省
    聊城市
    专科
    -
    4137012818
    山东省
    滨州市
    专科
    -
    4137012819
    山东省
    潍坊市
    专科
    -
    4137012841
    山东省
    泰安市
    专科
    -
    4137012842
    山东省教育厅
    德州市
    专科
    民办
    4137012844
    山东省教育厅
    泰安市
    专科
    民办
    4137012945
    山东省教育厅
    济南市
    专科
    民办
    4137012946
    山东省
    日照市
    专科
    -
    4137012947
    山东省
    潍坊市
    专科
    -
    4137013005
    山东省教育厅
    青岛市
    专科
    民办
    4137013007
    山东省教育厅
    东营市
    专科
    民办
    4137013008
    山东省
    潍坊市
    专科
    -
    4137013009
    山东省
    淄博市
    专科
    -
    4137013010
    山东省
    青岛市
    专科
    -
    4137013011
    山东省
    青岛市
    专科
    -
    4137013012
    山东省
    潍坊市
    专科
    -
    4137013014
    山东省
    青岛市
    专科
    -
    4137013316
    山东省
    东营市
    专科
    -
    4137013317
    山东省
    潍坊市
    专科
    -
    4137013318
    山东省
    淄博市
    专科
    -
    4137013319
    山东省
    淄博市
    专科
    -
    4137013321
    山东省教育厅
    青岛市
    专科
    民办
    4137013323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4137013355
    山东省
    烟台市
    专科
    -
    4137013388
    山东省教育厅
    潍坊市
    专科
    民办
    4137013389
    山东省
    德州市
    专科
    -
    4137013390
    山东省
    枣庄市
    专科
    -
    4137013777
    山东省
    淄博市
    专科
    -
    4137013778
    山东省
    烟台市
    专科
    -
    4137013855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4137013856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4137013858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4137013859
    山东省
    淄博市
    专科
    -
    4137013860
    山东省教育厅
    济南市
    专科
    民办
    4137013861
    山东省
    泰安市
    专科
    -
    4137013966
    山东省
    威海市
    专科
    -
    4137014078
    山东省
    烟台市
    专科
    -
    4137014079
    山东省
    淄博市
    专科
    -
    4137014080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4137014081
    山东省
    烟台市
    专科
    -
    4137014082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4137014118
    山东省
    菏泽市
    专科
    -
    4137014193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4137014195
    山东省
    临沂市
    专科
    -
    4137014196
    山东省
    枣庄市
    专科
    -
    4137014242
    山东省
    济宁市
    专科
    -
    4137014261
    山东省教育厅
    青岛市
    专科
    民办
    4137014320
    山东省
    青岛市
    专科
    -
    4137014332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4137014343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4137014345
    山东省
    泰安市
    专科
    -
    4137014346
    山东省教育厅
    潍坊市
    专科
    民办
    4137014347
    山东省
    潍坊市
    专科
    -
    4137014379
    山东省
    潍坊市
    专科
    -
    4137014477
    山东省
    菏泽市
    专科
    -
    4137014506
    山东省教育厅
    济南市
    专科
    民办
    4137014507
    山东省
    威海市
    专科
    -
    4137014545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4137014570
    山东省教育厅
    烟台市
    专科
    民办
    4137014605
    山东省教育厅
    日照市
    专科
    民办
    4137014666
    山东省
    青岛市
    专科
    -
    4137014688
    山东省
    青岛市
    专科
    -
    4137014689
    山东省
    烟台市
    专科
    -
    4137014707
    山东省
    烟台市
    专科
    -
    4137014708
    山东省
    临沂市
    专科
    -
    4137014709
    山东省教育厅
    青岛市
    专科
    民办
    4137014710
    山东省教育厅
    潍坊市
    专科
    民办
    4137014749
    山东省教育厅
    滨州市
    专科
    民办
    4137014809
    山东省
    烟台市
    专科
    -
    4137014810
    山东省教育厅
    潍坊市
    专科
    民办
    4137014811
    山东省教育厅
    烟台市
    专科
    民办
    4137014860
    山东省
    济南市
    专科
    -
    资料来源: [48]截至2023年6月15日
      
    山东省成人高等学校名单
      
      
      
      
    学校名称
      
    学校标识码
    主管部门
    4237050626
    山东省
    山东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4237050638
    山东省
    新汶矿务局职工大学
    4237050641
    山东省
    济南市职工大学
    4237050644
    山东省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4237050649
    山东省
    山东省聊城教育学院
    4237050661
    山东省
    山东省济宁教育学院
    4237050663
    山东省
    山东开放大学
    4237051286
    山东省
    兖州矿区职工大学
    4237051777
    山东省
    山东财政职工大学
    4237051779
    山东省
    青岛开放大学
    4237051858
    山东省
    资料来源: 截至2023年6月15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官方商城|手机版|小黑屋|影子鹰YZYING ( 粤ICP备2021124288号 ) 本站已运行

    GMT+8, 2025-5-10 01:39 , Processed in 0.1090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